首页  >>>  怒族研究  >>>   首届怒族历史与文化学术研讨会议总结
首届怒族历史与文化学术研讨会议总结
本文由 张 跃 发表    来源:怒族人民信息港    2012/7/14 11:57:25  
首届怒族历史与文化学术研讨会议总结
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  张 跃
(2011年4月16日)
为了推动怒族研究,由怒江州委州政府、云南大学主办,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云南怒族学会承办的“首届怒族历史与文化学术研讨会”今天就要结束了,受会议主办方委托,进行会议总结。
本次研讨会在怒江州委州政府和云南省怒族学会的支持下,在各位专家学者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
本次参会的单位有: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兰州大学、厦门大学、三峡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出版社;云南省社科院、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中医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艺术研究院、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云南民族》编辑部、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迪庆文物管理所、云南省怒族学会;以及怒江州委、州政府、州人大、州政协、州纪委、州文化局和福贡县、贡山县、泸水县、兰坪县有关部门的负责人,部分村民代表。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云南省政府副秘书长白庚胜博士、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云南民族大学副校长和少英教授、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北方民族大学副校长赵杰教授、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院长杨正文发教授等发来贺电,对研讨会的举办表示祝贺。
在开幕式上,怒江州人民政府副州长迪友堆、云南大学副校长肖宪教授、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书记张跃教授、怒族研究会会长亚娜分别进行了致辞。
在州委州政府为全体与会人员举行的欢迎宴会上,中共怒江州委书记段跃庆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肯定了本次研讨会举办的重要意义,强调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对推动地方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会议期间,全体与会人员还参与了由贡山县人民政府、福贡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怒族传统节日“仙女节”、“如密期节”的招待晚宴,并与怒江州民族歌舞团、怒族学专业委员会民间艺术团共同开展了“歌声飞出心窝窝”联欢活动。
本次研讨会共收到48篇参会论文,100多位来自省内外各高校的专家学者和怒江州的各界人士参加会议。大会的第一天,12位学者进行了专题报告,围绕报告人的陈述,无论是与会者的提问还是报告人的回应,都十分激烈和精彩,引起了全体与会者的共鸣。除大会发言外,又分为历史与文化组、宗教与社会组、综合组进行小组讨论。各位专家学者对怒族的社会、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第一,关于怒族族源问题。当今学术界对怒族族源的看法有三。其一,认为怒族源于福贡、贡山的土著居民。其二,认为怒族是从怒江周边地区迁入的。其三,认为怒族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多个民族逐渐融合而成。在这次研讨会中,李绍恩、包秀芬、李道生、古永继对怒族族称进行了全面考察研究,追寻了怒族先民的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及演变。何林从族群建构的视角考察了怒族形成的过程。
第二,关于怒族的民族关系问题。怒族是云南的世居民族之一,与傈僳族、独龙族、白族、普米族、藏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共同在怒江、澜沧江沿岸生活了数千年,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谐共生的关系。在这次研讨会中,高志英、和原子分别在历史文献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怒族与傈僳族、以及分布于中缅边境两侧怒族支系间的关系。
第三,关于怒江流域的考古问题。怒江流域的考古是中国考古学界的一个重要地域。在怒江、独龙江的峡谷两岸,千峰万壑和众多的高原湖泊孕育了怒族文明。高峰、闵锐、李秉涛探讨了对兰坪玉水坪遗址考古发掘的重要意义。李钢介绍了“女千总内附”壁画的发现与研究。
第四,关于怒族传统文化。国内学术界对怒族传统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宗教仪式、婚姻、丧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和文化史等方面。在这次研讨会中,各位学者主要对怒族的语言、仪式、艺术、竹木文化、宗教、社会变迁、传统医疗以及传统文化保护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1、关于怒族语言研究。怒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但语支问题存在争议。一般认为怒族的四个支系使用不同的语言,贡山的“阿怒”支系和独龙族使用同一种语言;福贡上帕镇的“阿侬”使用阿侬语;福贡匹河乡的“怒苏”使用怒苏语;兰坪县及泸水县的“柔若”使用柔若语。杨兴华、陈海宏、金杰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怒族的语言问题。
2、关于怒族艺术的研究。怒族艺术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国内对怒族艺术的研究主要是记录表演和制作艺术品的过程以及对器具功能、变迁的研究。罗辉通过油画表现了对怒族的独特思考。金艺风讨论了怒族民谣“酒歌”的传承、变异及选择性。邱文发考察并分析了怒族传统服饰。陈复声介绍了怒族民间表演艺术及其文化属性。赵美对怒族手工制陶术调查,为我国手工制陶技术和怒族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3、关于怒族生态文化的研究。生态问题是怒族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也是一个热点问题。黄忠彩阐述了怒江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民众生计模式质监的关系。李金明根据在迪马洛地区的调查研究,提出了怒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和光益、李晓燕讨论了怒族的竹木文化,分析其在怒族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4、关于怒族宗教的研究。怒族既有本民族传统的原始宗教,还有藏传佛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构成了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的宗教源流的多种宗教信仰并存的格局。何其敏对宗教在中国社会中位置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何叔涛关于怒族原始宗教灵魂观的研究,对进一步探讨宗教的源头具有重要的意义。张跃通过对怒族“仙女节”的研究,不仅折射出藏传佛教在怒族传统节日中的重要作用,也讨论了外来宗教的地域化问题。彭志灿对阿怒人的神、鬼、灵魂、仙女、仙人的观念作了详尽解析。赵沛曦讨论了怒族民间文学中的原始宇宙观。叶世富讨论了怒族神文化的两重性。
5、关于怒族社会变迁的研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怒族传统社会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李月英、俞茹探讨了怒族传统社会的变迁,以及变迁对当地社会的影响。谭瑾从村寨空间结构变化的研究,探讨了怒族社会中人与社区关系。庄孔韶指出了CDD模式对怒族社会发展的意义。而王志红围绕“人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的主题,深入探讨了怒族的生命观。
6、关于怒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李曦淼通过分析怒族民间组织和个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一个新的文化保护思路。马瑞玲就传统文化的保存,从怒苏人的历史、文化、宗教、艺术与丧葬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释。罗沙益探讨了怒族怒苏“七”“九”丧葬习俗。王国梁提出应建立怒族博物馆,让怒族传统文物走进博物馆,既能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也能将怒族文化展示给更多的人,与会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积极的回应,认为可建立“村落博物馆”、“民族村”等新型博物馆,并提出要将区域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统一起来。
此外,宋平、何其敏、徐黎丽、陈庆德、李善荣、高志英教授等在评议或提问中站在宏观或者学理的角度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对大家都有启发。
总体上看,怒族的历史文化研究是中国少数民族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次研讨会的举办,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第一,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第二,传递的学术信息为参会学者所共享;第三,成为结识、深化学术朋友友情的纽带;第四,会议举办及其成果在怒族研究中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专家的参与,祝愿各位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阅读次数:2903
发表评论:
现在有 0 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标    题: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 看不清楚,换个图片
           查看所有评论     
 
 上一篇文章:浅论神文化对怒族社会的影响
 下一篇文章:首届“中国·怒族历史与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文章搜索
关键字:
天气预报
怒族歌曲-怒族服饰-怒族舞蹈-怒族节日-怒族酒歌-怒族文化-怒族研究-怒族自治县-飞来石-怒族乡-怒语-路怒族-怒族仙女节-怒族图片-哦得得-怒江
copyright © 2007 Nuzuinfo.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怒族人民信息港 ·版权所有
公司地址:怒江州福贡县民族生态园哦得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3988626976  传真: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邮箱: odede@qq.com   滇ICP备08001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