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怒族研究  >>>   怒族习俗
怒族习俗
本文由 阿弟•杨兴华 发表    来源:怒族人民信息港    2010/8/4 22:34:10  
    怒族习俗不是一时半会儿说的清楚的,据我了解习俗种类不亚于我国的几个人口较少民族。如下我要简要归纳一些现尚存的怒族习俗,以供大家参考。
一、生育习俗
      作为丈夫,从自己妻子怀上孕起,家里的苦力活基本上就落在自己身上,产前的工作也得开始着手准备。首先,按推算好的产期酿好酒,榨好护理妻子时用的滋补品漆油、积累好鸡蛋、饲养好鸡、羊和柴禾、油、盐、糖、米。产中,一般丈夫等男性不宜靠近,都由母亲或姊妹来接生。胎盘与怒族繁衍后代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怒族人认为往后再生的后代的命运与刚出生婴儿胎盘挖埋的好坏有直接关系。为此,婴儿生产后,为图吉利,家里请有经验的婆婆帮埋胎盘。婆婆很负责也很尽心,她按祖传的惯例让胎盘口朝太阳升起的方向,并用布包好后深埋。产时的血迹不宜男性看到,更不让男人清洗,一律由女性清理干净。产后,新生儿是女的,丈夫急忙煮一只公鸡端一碗滚热而连汤带肉的给妻子享用。认为,这样生第二胎就会是男婴。相反的,出世的是男婴,煮的绝对就是只母鸡。有舒筋活血的狭辣是产妇必须的滋补品,一天宜饮用二到三次。丈夫在妻子做月子期间,里外都由他一人应付,他除护理妻子和新生子女外,还接待来贺喜的亲朋好友。他忙里忙外,整天不是做饭就是做狭辣,不是做蛋汤就是做白酒“益泡”(指的是连汤带渣的酒,‘益’怒语为酒汁,‘泡’怒语为酒渣,是帕字的音变式),不是热情的和亲朋好友交谈就是料理家务,累得他常是一闭眼就进入梦乡。新生儿出世后,家人到村子里邀请亲朋好友来家里喝“益泡”,贺喜的知道新生儿是女的,就带只公鸡,是男婴就带只母鸡,也有带漆油的。来人见了婴儿都会用含褒义言语取笑,目的是避人和魂嫉妒而起的邪,大家听到的‘哦,真难看;或者说,哦,难瞧死咯’等就是。取名字,有请妻子的哥哥弟弟取的,有请自己父母的,也有根据当时子女出世时环境、心情自己取的。
二、婚姻习俗
      怒族男女青年恋爱到结为夫妻,都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怒族除堂、表兄妹外,和同龄人都可以谈情说爱,也可以结为夫妇。古时一度盛行抢婚,后有由父母双亲许配和自己恋爱成婚的。婚礼仪式一般都在傍晚黄昏开始,到晚上九点至十点之时,婚姻仪式以仪式主持人宣布新婚夫妇已成婚而推到高潮,后面就交给来贺喜的人狂欢。主持时,由主持人作中介证人,有参加婚礼的作旁听,新婚夫妇的双亲当场协商婚后子女该尽何义务,该这么维护婚后家庭等条款。仪式上,主持人为维护好新婚夫妇定终生之夜的秩序,要求来贺喜的,当晚上不相互挑起过去的事端,更不能出现打斗死伤的情况。因而,怒族举行的婚礼极为热闹,多见以说笑话、开玩笑的形式,有的唱火塘边的歌,有的跳起欢乐的婚礼舞“别独孤”,年轻小伙姑娘还可以趁同龄人多的机会谈情说爱,多数小伙姑娘则选择将看中的带到小公房去玩。
      怒族婚姻有这么一些必过的程序。首先,相互认识产生好感的男女青年经恋爱成熟后,各自告诉父母自己有意中人的情况,在征得双方老人同意后,由男方舅舅或者村里的头人率队代表男方的父母到女放家里问亲。问亲时,彩礼一般是酒、茶。虽才是一点茶、酒,但习惯上在女方没同意前是不能享用的。若出现意外,也就是问亲不顺,那么要男方把彩礼原封不动地带回去。男方,不仅不会生气,一般还会高姿态地很主动地打开带来的彩礼,在那儿饮用。其次,是订结婚的日子(通常叫订亲),带的彩礼是酒、茶等,但比问亲时带得多些,故通常把订婚说成“送茶”。方女邀请亲朋好友时也习惯地用‘xx今晚来送茶,故请亲戚朋友们到家里玩’的话。若举行婚礼前有一方变卦,是男方,财礼一概不赔偿;是女方,那得双倍赔偿给男方。若如愿一场,即女方同意,则男方按双方协商好的时间去接亲,且接亲的人成双前往女方家。女方也作好准备,酿好最好的陈酒设宴迎接接亲队伍。婚礼仪式设宴时,男方用的和彩礼一般是以女方在男方去接亲时设宴用的和陪嫁物的多少而成双倍数递增。仪式结束后,男方又特意摆上最好的美食佳肴为亲家设欢送宴。欢送宴上,新娘的长辈们以表诚心,按照传统的惯例斟满教儿女酒,当着女胥和女胥父母的面掏心窝地教育自己的女儿。婚后伴郎伴娘在新郎家陪新郎新娘到第二天,接着第三天又陪他俩上新娘家送首次孝敬礼,孝敬礼通常是一口小猪、一壶酒。新娘的父母见儿女回来,就当是婚后第一次回家,故很器重留意并宰只小猪设宴接待。女儿和女胥返回时,娘家送一半带有尾、四肢的生肉让儿女带回去。
      还有,有能力的女胥,婚后给妻子的舅舅、舅妈和父母送好东西,条件差点的也要做个意思,还是象征性地送点。送岳父的是喂养妻子的一点养育补偿;送岳母的是喂奶等护理的一点养育补偿;送舅、舅妈的是,怒族习俗中他们的礼比父母大而已。此外,怒族历史上有过娶妻送耕地、耕牛、和布匹的习惯,但随之怒族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这种习俗现已不再存在。
三、丧葬习俗
      怒族丧葬经历过三个阶段:约隋唐前后,怒族实行土葬;约元、明、清时,怒族实行火葬,现尚存的遗址仅在子里甲到匹河辖内就有19处;约明清后,怒族又开始转为土葬。以前,怒族土葬兴在房前屋后安埋,不垒坟,时隔几年可在坟上种庄稼。民国时开始,多数怒族已学会垒坟,后带们几乎能说出自己的祖坟所在地及具体位置,结束了怒族不垒坟的历史。
      怒族人办丧事极为讲究,从去世那天到回魂那天都有一系列的规矩。人断气后,由家里会念咒的老人给死人洗脸穿寿衣,把死者安放好后,吹响报丧竹号。从听道的报丧竹号声里,怒族人都能识别死的是什么的层次级别人,但女性和特小的男孩一律不吹竹号。只要听到报丧竹号声,怒族人都放下手中的活,以一至三天为限,以表致哀。亡者的尸体除不吉利伤亡之外,一般不单独设灵堂,都安放在死者生前的屋里。在下葬之前,主人请祭祀师每天杀一至三只小猪给死人做饭念咒,内容都为:“你生前的××给你送来一小猪,现杀了给你,你吃饱后就上山去阴间做鬼。希望你保佑送你猪吃的人财源滚滚,长命百岁……”,而后祭祀师为自己喊魂。
      怒族在死者出殡时,用两根木或竹制成一副担架,将死尸头朝前,脚朝后,由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轮换送往墓地,轮换的小伙每次为四人。而暴死等不吉利死亡者,出殡用的只是一根木杆或是竹竿,送其入葬轮换的人也一次为两人。但不管是哪种死亡的,出殡队伍中走在最前面的是死者的亲属。死者遗物由寡妇负责运送,待死者下葬后点燃火销毁。下葬时,主人摆正死者的脸,以平卧姿势入棺。制作寿木,夫妻可合用一棵树上的材料。制作习惯上,一个棺木就用一棵树上的材料。
      另外,葬后男九女七为回魂日。在回魂前,寨子里的人都会陪死者亲属一起度有过每一夜。期间,亲属们要保证不熄火,因有死魂依然躲在门背后,随时过来和活着的人一同烤火,如熄火惹死者生气就会咒家人‘连生火的人死光了’的说法。回魂那天,亲朋好友又再次去看望死者亲属,以表哀悼。这天,所有在办丧事时用过、用剩的都清理干净,意为以回魂日为界与死者各不相干,活着的人需换悲痛为力量振奋精神投入生产生活。这天,也有大家到坟地看看的习惯,也趁此时可处理下葬时没处理好的。过后,除碰到同样的事之外不会去动那里的一草一木。
      怒族哭丧也相当讲究,在哭丧中都采用比拟手法。例如,对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的哭丧词中就有比作‘太阳、月亮’;对妻子丈夫的哭丧词中就有‘妹子、哥哥’;对兄弟姊妹的哭丧词中也有‘一双筷子’等,使人听起来很顺耳。其次,哭丧调极为伤感,词句押韵对仗。相如:(一)、“我鸟阿米连你阿雅,我鸟阿甲连掠阿涛;跌澈邦能猎牢吧,作择娃卡前捞播;鸥鳪告年告捞连,鴄鴃缴年缴捞连”。译成:‘我想你想得过不下去,我念你念得活不想去;天气变暖地绿时,耕作播种到来时;换做布谷鸟来叫,变成报春鸟来唤’。(二)、“你阿考奔你阿划,双阿考奔波阿土;阿属达恒哇捞连,阿洽达旭哇捞要”。译成:‘白天总是日难落,黑夜始终天难亮;望你马上带我走,盼你及时领我去’等。
四、劳作习俗
      怒族劳作范围之广,它涉及怒族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就生产粮食这一劳作讲,都已经历了从古代的采集狩猎到采集狩猎加火种,再从多以狩猎火种到刀耕火种。到目前,发展为靠耕牛、铁锄耕作的劳作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是怒族社会发展的进程和怒江大峡谷山高坡陡的特定地势决定的。采集狩猎是怒族原始劳作的主要部分,峡谷山间林区的资源为怒族原始生产提供了保障。其资源包括:野菜(怒语,“递我”)、野果(怒语,“递斯西”)、野兽(怒语,“递萧”),生产工具为木棍、简易弩弓;而后,就是火烧地(怒语,“钦辽、喷辽”),种植芋(怒语,“酶”)、荞(怒语,“奥墨”)等,开始了最初的峡谷农业生产;生产工具为木棍(怒语,“斯盗”,点播籽种用)、砍刀(怒语,“门”,砍火烧地用)、火(怒语,“米盗”)。到解放初期,怒族还盛行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但已能普遍种植玉米(怒语,“骇酶”)、高粱(怒语,“啦栗”)、瓜(怒语,“卧”)、豆(怒语,“努”)、菜(怒语,“我”)类等,使用的是相对先进的锄(怒语,“块”,铁锄则为“显块”)、犁头(怒语,“垮”)。“锄”怒语为“块”,兄弟民族傈僳族说“怒阿戈”或“怒尔戈”,是峡谷农业生产最普遍、最主要的生产工具(有些资料里误记为“怒阿戈、怒尔戈”是怒语),还有就是耕牛(怒语,“农”)等工具。习惯上,怒族在天气变暖之时,开始备耕,即修补好生产工具,翻好田犁好地,备好农忙用柴;在桃花盛开之时,开始播种,且下种那天先斟满一杯陈酒置于田间地头祈求地神,不让鸟鼠扣播的种,不让地老虎吃幼苗,不让飞禽走兽遭庄稼;天气变凉爽之时,忙着撒荞播疏菜;树枝落叶之时节,满搭粮架收庄稼。此外,为防止花与瓜腐烂脱落,不去动开有花和结有瓜的藤;因有说十五入地会鼠灾,故怒族忌初十五入地生产;收割头天祭神灵,斟杯陈酒来祈求,祈求来年更丰产。抢收赶种季节,虽不同吃、不同住,但同劳动,一家有活全寨帮忙,很富有同情心,很向往和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峡谷生产有了大的发展,怒族人民已享受着及优惠的农业生产待遇,农业科技不断推进,粮食产量不断提高,综合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安居乐业。在过来的日子里,大峡谷的土著民族,以它坚强的毅力和它顽强拼搏的精神,为开发神秘的峡谷,建设怒族家园怒江。在千百年来,在与天斗与地斗的劳作历史长河里,慢慢的形成了峡谷独特的怒族劳作习俗。
 五、节庆习俗
      怒族节庆有如掘(即将木),也就是汉族说的过年。怒族过年,是在每年最后一个月月末的那几天开始到次年第一个月十日以前的那段时间。而真正意义上的过年,实指吃年饭的那天。其主要仪式,在每年最后一个月的初二十八到初三十进行。初二十八,也就是过年前的第二天举行“如韦”仪式。“如韦”这天,祭祀师在凌晨三、四点首遍公鸡鸣叫时开始敲响犁头,先向寨神通报下午要举行的如韦情况。当太阳冉冉升起刚照到村寨时,寨子里的男人已来到祖宗的如韦处参加如韦活动。主祭师带着助手,在插有泡泽、栗树枝,用“棉加泡”(怒语,一种宽叶植物)栓有生殖器模型的祭台前,边“归闹”(怒语,指挑洒)血酒边敲响犁头喊起寨神的美称开始如韦。主祭师祭的内容是祈求寨神,副手祭祭的内容是祈求山神,音调不尽相同。助手们跟着祭祀的进度煮好饭肉、烧好水,等待祭师进行用餐仪式。这程序简单,祭祀师手拿生殖器模型边说着“保洪、保洪……”以犁地姿势搅拌起肉拌饭,意思是先有生殖器育人,后有粮食养人……等等。而后,进行赛弩、弹唱达比亚和吹奏叽味,祭祀师为赛中肉的射手向猎神祈求,祈求神灵显灵让射手多猎捕猎物。祭完后,向神灵祈求预约明年再会再相聚而告别如韦地。
      初二十九,寨里的男人都挨家挨户地轮着相互帮忙杀猪,下刀之前还端碗陈酒祈求神灵,要神灵保佑,保佑自家来年也有大肥猪杀。妇女们在炊烟缭绕的怒族山寨里奏响了有节奏的舂米过年曲,她们舂呀舂,筛啊筛,白净清香的糯米面堆满了簸箕。
      初三十,随着公鸡鸣叫的尾声,天渐渐地亮了。筹集“夸百”用酒、鸡食的小伙已到家门口,寨里的乡亲热情地迎接小伙,主动地递酒递鸡食。太阳刚刚升起,寨子里各家各自端一碗酒拿一把扫帚在辞旧迎新,门前屋角插满绿松枝。午饭后,祭祀依然在祖宗祭过的地方进行,也和如韦一样几乎是男性在参与。祭祀师是如韦时的主祭,祭祀主要内容是祈求神灵来年风调雨调、五谷丰登、人蓄兴旺、平安吉祥。“夸百”这天的娱乐业与“如韦”时的一样。这天,太阳落山前大家带着夸百时分到的鸡食、酒返回家吃年饭。吃年饭前,长者站立在主席位处端一碗酒祭拜祖宗。祭品是在一只大簸箕里摆放,有大米饭、有肉、有汤、有酒、有糯米粑、有蛋、又双筷,摆的肉有些讲究,虽肉粒不大,但一口猪上所有肉种俱全,长者端的酒一般是用从“如韦、夸百”处拿回来的。当长者唤起离世亲属名字时,家人都伤心地流着眼泪,久久难以平静。祭拜仪式结束后,长者为家里的人喊魂,接着就是吃年饭。一般人看来,年饭是团圆饭应该吃的开兴愉快,大家也有这样的希望。却怒族的这一餐年饭吃得相当不容易,是在怀着悲痛心情情况下吃过的。过后,就喝喝小酒,拉拉家常,也可弹唱达比亚,跳跳火塘边的舞,彻夜不熄火。
      吃了年饭,第二天就是初一。怒族在新年的初一到初三不串亲,男九女七不出门,女到初七男做饭,男到初九女做饭相互为对方设宴拜席。初三过后,寨子里自发地组织起昆甸(赛跑)、拿浓(拉拔合)、乳甸(赛爬杆)、哩比甸(赛射弩)、玩谷歌谷海(跷跷板)、引哩吧(荡秋千)、转旺腰(转秋)……等活动。
五、 建房习俗
      历史上,怒族没有固定的居住地,它象游牧民族四处迁居,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一九八几年,是怒族生产生活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的发展进程决定的。怒族民居主要有多脚楼和多脚杆拦式土地板茅草房,这种建筑易建盖、搬迁。其结构是竹木结构,材料主要以木、篾、草等。多脚楼房屋建盖方法为:先以地势和阳光照射的方位确定民居的方位和坐向,古定民居方位的具体位置。然后,立柱子搭好架,修好火灶,铺上木板,按好门框,再次搭架放好梁子铺上篾笆,围上篾笆系好。最后,布好椽子盖上茅草、竹瓦或木板。而杆榄式土地板房的建盖方法为:除平整地基外,省去搭架铺木板的程序,其它与建多角楼的方法一样。建好房后,主人宰杀猪、羊进行一项祈求神灵仪式,保佑家人进驻后人畜兴旺,平平安安。仪式结束后,和亲朋好友谈起达比亚唱起哦得得……庆房盖毕。
       怒族建房讲究些东西,通常是在农闲时建盖。材料不用火烧剩的,也忌用岔枝木料,遇上白事停建房屋,碰上墓地重选地基。
六、待客习俗
      怒族是一个纯朴、善良、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民族。酒是怒族迎接客人最好的东西,客人来了先将狗赶开,以免咬伤客人。主动让座,并先斟杯好酒递给客人,由主人陪喝,以表热情。若有不会喝的人,也不用慌,只要跟主人说明,沾一小口表示表示即可。只要沾一小口主人都认为你相当诚心,会得到友善的接待。客人扑宴没有更多的规定,极为随意。主人以客人座方位为主,把猪头正面朝客人方向,要他们享用。对才来的客人,因鸡短命而不杀鸡,能杀牛羊更为敬重。宰杀猪头的脖子一定留长,暗示预祝客人长命百岁。饭前饭后主人与客人同饮同心酒,同跳“达谷关”来增进友谊。送别时,主人把备好的那半有脚有尾巴的肉和早为客人备好路上吃的饭桶装在麻袋里,让客人带回给亲人吃。袋的一角主人还会放有几个鸡蛋,是让客人返回时路上喊魂用。客人踏上返回路时,主人送客人到路口,边唱哦得得边目送客人到不见客人踪影为止。送的肉带脚和尾巴是寓意,脚为常来常往;尾巴为友谊象甩不断的尾巴一样永久…等等。
   总之,在漫长的怒族生产生活历史长河里,留下了许多许多习惯风俗,为我们扬弃地传承怒族文化和回溯怒族历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阅读次数:4574
发表评论:
现在有 0 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标    题: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 看不清楚,换个图片
           查看所有评论     
 
 上一篇文章:以更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下一篇文章:浅谈怒族语言的差异
文章搜索
关键字:
天气预报
怒族歌曲-怒族服饰-怒族舞蹈-怒族节日-怒族酒歌-怒族文化-怒族研究-怒族自治县-飞来石-怒族乡-怒语-路怒族-怒族仙女节-怒族图片-哦得得-怒江
copyright © 2007 Nuzuinfo.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怒族人民信息港 ·版权所有
公司地址:怒江州福贡县民族生态园哦得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3988626976  传真: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邮箱: odede@qq.com   滇ICP备08001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