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怒族研究  >>>   怒江流域的“土著”
怒江流域的“土著”
本文由 李 雪 发表    来源:怒族人民信息港    2012/7/14 12:11:22  
                                         怒江流域的“土著”
                                  ——首届“中国·怒族历史与文化”学术研讨会小考
李 雪
 
一、引言 
2011年4月12日星期二中午13:05,在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金艺风副教授的带领下,由艺术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齐昕、哲珊珊和李雪一行人组团从四川省成都市乘火车于2011年4月13日星期三上午07:42抵达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党委书记张跃教授及他的学生们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在感叹昆明盎然的春意当中,开始了为期一周的以首届“中国·怒族历史与文化”学术研讨会为主题的调查工作。
13日在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的硕士研究生们忙碌的身影中展开了会前准备工作。来自祖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云集于云南大学云大宾馆。通过中午和晚上的聚餐,各位专家学者互相熟识,交换经验,在这一过程里,我们这些小喽罗自然是收益颇多。
14日早七点半省内外学者聚集在云大校园内,登上云大校车,经过九小时的车程来到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泸水六库的锦盟大酒店。同天,省内其他地区和怒江当地学者也在六库锦盟大酒店报到。晚上六点,在锦盟大酒店一楼准备了自助餐供各地专家学者食用。餐后,各主、承办方负责人在锦盟大酒店会议室举行了预备会,为次日的正式会议做好充分的会前准备工作。
15日会议正式开幕,三组嘉宾共十二人分别对怒族特定课题进行了每人平均15分钟的发言,并在发言后与台下的各位专家学者进行了简要的交流。每一组各有一位评议人,分别在该组所有发言人发言完毕后进行简要点评。
在品尝完民族特色晚餐过后,怒江州民族歌舞团于排练厅为我们与会人员举办了“歌声飞出心窝窝”联欢晚会。在观赏了具有怒江民族特色的歌舞表演之后,与歌舞团的各位演员进行了联欢活动,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都积极参与,在一句句的“依拉休”(音译:干杯)声中,晚会以十分热烈融洽气氛结束了。
16日各组由召集人组织在酒店各会议室内进行分组交流,用以对怒族这一民族族群的继承和发展提出新的想法、看法,共同协商如何将怒族历史与文化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同日下午,研讨会正式闭幕。
下午我们来自西南民族大学的老师和学生们与福贡县省级民间艺人波益四老师进行了交流,不同于书本上所见,让我们对怒族的民间艺术有了更真实的体会。
17日,在亚娜会长及其他怒江同胞们依依不舍的眼神与“阿介”(音译:再见)声中,我们的大队人马启程回了昆明。
此次会议虽然不似我当初设想的在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民风淳朴、木屋幢幢、炊烟袅袅、风景如画的怒族村寨中举行,但是却让我在来自大江南北的专家教授们的发言与交流中收获颇多。带领我从名家的视角中走近怒族、认识怒族、了解怒族,使这个生活在怒江和澜沧江两岸大山里的最古老的民族离我不再那么遥远,让我发自内心的更贴近我们的三万怒族同胞们。
 
二、大会流程
15日上午八点半在锦盟大酒店七楼会议室展开了首届“中国·怒族历史与文化”学术研讨会的开幕式。期间,主办方代表怒江州人民政府迪友堆副州长、云南大学副校长肖宪教授与承办方代表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党委书记张跃教授、怒族研究会亚娜会长各进行了精简扼要的致辞。并由会议工作人员宣读了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云南省政府副秘书长白庚胜博士、中国人类学民族研究学研究会副会长北方民族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赵杰教授、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副会长云南民族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和少英教授、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杨正文教授等发来的贺词。
开幕式过后,所有与会人员来到酒店正门前合影。
经过短暂的茶歇,我们回到会议室,大会交流发言正式开始了。发言分为:宗教与社会、历史与文化、综合组共三组。
第一组:宗教与社会
第一位发言人为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巡视员/副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秘书长/副编审黄忠彩教授。他在发言中提到怒江不论是从旅游、矿产、水电资源都是非常丰富的。总结出怒江政府期望以“电矿兴州”的方式来发展州内经济,指出怒江州目前财政收支是明显的入不敷出,造成了其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并以2003年就已经提出来且颇受争议的水电开发为例,将其优缺点铺开来谈论。开发将会在未来为怒江州带来十分可观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收入,但是却从各地专家学者那里听到类似的提问:开发后可以确保风景依旧美丽如初、地质依旧稳定如初吗?但社会各界的最终目标都是想要协调好经济、民族、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争取做到既促进经济与民族的发展又能保护好生活生产的生态环境的地步。最后,教授还提出了三个希望专家学者们能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1.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怒族的影响;2、在当地各民族文化间的交融是如何保存自己特色的对他文化进行借鉴和吸收;3、怒族文化发掘传承的方式以及宗教文化在怒族文化中的地位。
第二位云南民族大学政法学院何叔涛教授以“怒族原始宗教的灵魂观”为题展开了一系列发言。他认为灵魂观在怒族社会是无处不在的,它体现在人们的口传身教的民间文化与日常生活当中。如影子文化;男子死后会上九重天,女子死后会入七层地等等。并觉得“来世”一说与部分人认为的“报应论”不同,只是一种亡魂继续存在的一种方式而已,与前世今生的善恶功过因果报应并无太大联系。而丧葬礼仪中的以招魂和送魂的方式将灵魂送去祖先生活的地方与祖灵团聚,这样的路线倒过来便可当作是氏族和家族迁徙的路线,可谓是研究怒族的历史源流宝贵的依据,与彝族的“指路经”异曲同工。
第三位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庄孔韶教授说我们现在正处于往回走回不去,往前走又不能自主的状态中。在很多情况下,后进民族的向前发展实际上是一种外来者的思想,是在没有与本民族沟通的情况下外来者自定义的去改造、发展这些民族,这就会导致这些民族在无法自主的情况下被迫往前走着,自然而然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发展越快,我们的文化中断就会越突然,越突然我们人就会不适应,并提出希望能够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实现CDD[1],让当地人自己当家作主,以地方社会作为主体,从自身各方面条件出发,联系实际、考虑民生,在合理的缓冲与适应期中发展当地的经济。
宋平教授提出要充分考虑地方、社会和国家的关系,要明确主体,切勿因国家些微的视觉偏差而喧宾夺主。正确认识宗教与地方信仰在当地社会中的地位,不把这些看成是一种威胁,而看成是一种地方自治的机制,这样将更有利于地方信仰在当地社会中的作用。
陈庆德教授,认为民族学是一个很有历史使命和作用的学科,不要因某些不必要的制约而限制民族学作用与使命的发挥。从人类所有的发展中来寻找更多的结合点来发展地区民族文化。在现代这个多元社会来寻找一个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发展民族学。
第四位是云南省民族博物馆李月英教授就“以丙中洛[2]为例的怒族生计方式的变迁”而展开的发言。丙中洛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现在以旅游业为主的升级方式仅用了短短的二三十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遇到过各种各样的纷繁复杂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假定只靠当地人民自主发展下去而没有外力的帮助,当地的旅游业是肯定无法自成体系的。政府——在此时就应该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以当地怒族同胞为主体,积极扶持,逐步引导,建立健全规范的旅游管理机制,以帮助丙中洛当地未来的经济和文化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发展。
第二组:历史与文化
第一位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何其敏教授发言的题目为“对宗教在中国社会中位置的思考”。在将广西壮族布洛陀[3]文化和云南怒江地区的多元宗教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内容进行对比后总结出:不同的生活环境、宗教信仰、包容机制与政府领导下的多元文化所体现出来的特点也是各不相同的。如何解读和展现地方性的多元宗教文化也是异常重要的。然而在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之下地域特征与民族特点如何和谐共存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重要问题,只有深入理解了当地文化才能将这些做到最大最好。
何叔涛教授提出怒江地区之所以能够接受多元宗教文化并存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怒江民族宽容的秉性,正所谓“有容乃大”,这同时是整个中华民族包括汉文化的特点。再者,在当时情况下,任何一种先进的宗教文化进来都能够填补怒江民族原始宗教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化时而产生的空白,这也是怒江民族地区存在多元宗教文化的原因之一。
高志英教授说提出怒江地区的多元是受当地的地域、民族等多个特点所影响而形成的,且多元并非存在于所有人、事、物当中,这是非常值得未到过怒江地区进行过田野调查的专家学者们注意的事件。
何林教授提出国家和社会对于宗教这一问题持消极的、不支持也不鼓励的态度,如果能够往前跨一小步,将宗教上升到上层建筑的某些层面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二位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的陈复声编审以“怒族民间表演艺术及其文化属性”为题做了简要的整理。他整理到怒族不仅民间歌舞的种类多种多样,也有达比亚[4]、口弦等具代表性的民间乐器。而这些民间艺术形式都从各个方面折射反映出了怒族的文化生活属性,以及怒族人民对艺术的态度,对我们研究怒族的文化是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
何林教授、何叔涛教授、陈庆德教授、高志英教授等对怒族舞蹈、歌曲等的分类方式上面表述了自己的看法表示分类应从宗教、民族自身对这些的划分等多方面来参考进行深入划分。
“论怒族民谣‘酒歌’的传承、变异及选择性”是第三位发言人来自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的金艺风副教授发言的题目。他说到:民谣作为一种口头传承文化具有链接现代与过去的传承性、变异性、选择性。并将怒族民谣大致分为乡土民谣与通俗民谣。其中乡土民谣可分为劳动谣、仪式谣、游戏谣(详见[表1])。通俗民谣,指源自以前的乡土民谣,对于职业的演唱者来说,一方面要唱出音乐的洗练,一方面还要抛开乡土民谣原有的朴素,加以演唱方法上的提炼,在本地域或其他各地广为传播的乐曲。(如《哦得得》)“酒歌”属于游戏谣中歌唱游戏谣的非机能歌唱谣和通俗民谣。即,喝酒时唱的与酒相关的乐曲。它在发展中继承了从以前流传下来的本民族传统性,同时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加入了符合时代审美观的音乐美感。在大大小小的节日、聚会中有酒便有歌,使得怒族酒歌得以很好的保存下来。
第四位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西边中心何林副教授就“怒族的源流与建构”展开了讲述。他说怒族的历史源流是十分复杂易混淆的,它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单一族群,而是一个经历了各种建构方式慢慢形成的民族共同体。
第三组:综合组
首先由当地学者叶世富以“浅论神文化对怒族社会的影响”为题做了简短的发言。其主要想表述的是神文化作为怒族人民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并不是完全正确的。其中自然存在精华与糟粕。所以我们在继承这种文化的同时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不可采取肯定一切或者否定一切的态度,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进程认真筛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添助力而非阻力。
第二位是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边疆学研究所所长高志英教授就“中缅怒族与傈僳族的分化与交融”为题为我们展开的知识补充。中缅怒族与傈僳族通过长期比邻共处,在很多的外显性的文化特征方面越来越趋于一致。然而随着独立民族共同体的民族意识越来越强,各少数民族都在通过节日、文字、艺术等方式来彰显民族特性,怒族自然也不例外。多元文化作为怒族的民族特色在中国主要是多民族杂居交往、相互依赖与共产党民族政策双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在缅甸,则是怒族社会发展激发其作为独立民族共同体的精神诉求,与受到中国怒族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双重因素所导致。
当地学者包秀芬分析了“怒族族称与怒族先民活动区域探讨”。她说怒族自称为若:汉语为“麦子”的意思。若也是怒族先民对自己氏族联盟部落的族称,意思是麦人。从怒族的族称诺——怒族演变,可以知道古今地名诺水——怒水——怒江地名的演变发展。从怒族的社会形态我们可以探索怒族先民的社会活动区域。研究今天怒族的传统民族文化可以追寻怒族先民的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研究怒族的社会历史文化发展有助于佐证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和充实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内容。怒族和怒族先民创造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怒族先民在人类历史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中用自己的智慧发明创造,为中华民族和世界古代文明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由于有怒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先民,数千年对这一地区的耕耘,才有中国古代西南古丝绸之路。中华民族才拥有,对这一地区从古至今的版图所有权。因此从古至今怒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对中华民族文化形成都有巨大贡献。
怒族学会副会长李绍恩先生从以往自己走村串寨的经历,对怒族的源流与新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首先,可以确定的是怒族是古氐羌的一个后支。而怒族先民是自秦后随族群开始自北向南转而向西、西北方向迁徙、定居。最终据史书与民间的传说来将怒族分为四大支系——阿侬、阿怒、怒苏、若柔。这一说法虽然只是个人观点,但还是有部分学者也持肯定态度。同时还在讲解中为我们介绍了大量以往研究怒族及其源流状况的书籍,以供我们参考阅读。
 
三、民风民情
在15日晚的民族特色晚餐当中,我们品尝到了一些怒族特色的风味食品。印象最深的就属“侠拉”(音译)了,这是一种将剁碎的鸡用漆油炒过后,再用酒煮,使酒香与鸡肉的香味充分融合在一起的特殊的酒。相传在怒族,女人生完孩子之后这是一种必备的补品,并且对跌打损伤也有治愈的功效。但遗憾的是因为有部分人会对漆油产生过敏反应,所以主办方为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将漆油更换成了我们日常的食用油,虽不是原汁原味,但却也让我们过了一把“侠拉”瘾。
丰富的晚餐过后,“主人们”带我们来到了怒江州歌舞团。一场将由怒江州歌舞团的成员和怒江民族演绎者带给我们的怒江特色的歌舞晚会整装待发。
看着演员们穿着漂亮的演出服站在楼梯上迎接我们的时候,心里不禁悄悄怀念起了曾经的时光。怀念着我们也曾挥汗如雨的在排练厅里一遍又一遍的排练着剧目;怀念着我们也曾穿着漂亮的服装和同学们一同在这样那样的舞台上倾尽全力的演出;怀念着我们也曾为演出的成功或舞台上自己犯的小错误而一起开心或自责。
随着主持人的讲话,晚会正式开始了。在演员们的一静一动、一收一放之间,让我从舞台的角度了解了怒族歌舞的魅力。不同于波益四老师的单一的舞步,经过了编导的悉心编排之后,舞台上的歌舞更具观赏效用。
在舞蹈演员热情的带领下,大家开始围着圈子跳起了舞,联欢活动开始了。在跳圈舞的时候,大家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开心的围着圈子舞动着,不论对错,动作跟着心一样飞扬着。在一旁观看的人们有的拿着相机,有的品着当地特制的米酒,虽没有亲身参与进来,却也是嘴角上扬的仿若置身其中一般。联欢中各地的专家学者都积极参与,有唱歌的、跳舞的、讲相声的、抖空竹的……花样真可谓是层出不穷。最后,我们在欢歌笑语、浓情酒意中结束了这满满的一天的行程。
 
四、怒族民间艺人——波益四
16号下午,在波益四老师的徒弟云南大学学生李曦淼同学的帮助下,我们对省级民间艺人——波益四先生进行了深度访谈。
热情的波老师将他从山上带下来的怒族传统服饰展示给我们看,麻布的上衣和裤子,竹制的绑腿。裤子只及小腿中间,就想我们平时穿的七分裤,绑腿是用手指粗细的竹子制成,大概七八根的样子绑在小腿骨前,波老师跟我们说这是为了防止劳作时那些飞沙走石伤害到小腿骨最原始的保护方式。
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怒族的“哦得得”在民谣中的运用是十分宽泛的,人死时唱、恋爱时唱、离别时唱、劳作间歇时唱、婚嫁时唱……似乎是没有地点场景限制的,张口即来。但虽然都是哦得得,从波老师口里唱出来的曲调也大致相同,歌词内容,含义却大相庭径。人死时哭亲人、恋爱时诉相思、离别时话难舍……只是不约而同的在歌的最后都后缀上“哦得得”这一词语,便形成了流传而至今,后人皆知的怒族民谣“哦得得”体系。
而怒族民间的舞蹈也分为很多种。有劳作时的割籼米舞、打猎舞、捡黄豆舞、割漆舞、洗麻舞、打核桃舞等;有模仿动物的乌鸦喝水舞、母鸡下蛋舞、狗尿尿舞等;还有体现两人谈情说爱的你追我赶舞和模仿战争场面的最复杂的古战舞。
在问到波老师说舞什么时候跳,歌什么时候唱时,波老师一脸茫然的回到:“想唱就唱,想跳就跳咯。”好像我们提的问题简直不是问题的感觉。
谈话间波老师还给我们展示了他自制的达比亚和他爷爷做的年久失修而有所损坏的口弦。他一脸自豪地告诉我们他是很会做达比亚的,还跟我们说以往的达比亚的琴身都是用漆木做的,而弦则是用飞鼠的肠子晒干制成。但现在由于各种原因,制作琴身的木头也可以用其他的树木做为替代,而弦也多是用乐器行可以买到的吉他弦做成的。口弦一般是用薄薄的竹片制成,三片为一组,其制作工艺是很考究的,平时是放在竹筒里收藏起来。波老师给我们看的口弦因为没保护好而导致其中一片的发音用的细签弄断了,而家里有只有一副,且他自己曾经尝试要做却无法做精细,所以只能无奈的将有缺陷的实物展示给我们看。
 
五、回程
在结束了两天的会议后,我们于17日早晨8点启程回昆明。临行之前怒江当地的亚娜会长等来到了我们住宿的锦盟大酒店来为我们送行。在他们那摇晃着手臂的身影中,我看见了他们那不舍、欣慰以及感谢的眼神。不舍的是我们浩浩荡荡的一行人来到怒江六库,经过两天的相处,或多或少有些感情,下次见面不知又是什么时候了;欣慰的是知道还有这么多人关心关注着怒族这个名副其实的少数民族;感谢的是这么多的专家学者不远万里来到怒江地区,为的只是为怒族的发展尽一份自己的心力。于是我们带着怒族人民的期望回到了昆明,回到了成都,
 
六、结语
此次的云南之行让我收获颇丰,不仅结识了很多的新朋友,认识了很多慕名已久的大家,更重要的是让我对怒族这个只有三万余人的少数群体有了一个从浅识到深知的过程。也让我不禁深思: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日,“返璞归真”便成了人们日益追求的最终境界。而在人们追求的步伐中是否有考虑到“璞”和“真”真的就是最好的吗?它们又能否适应新环境新世界呢?其实不论是什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很多声音都在说要保护好原有的文化,那么是要一尘不变的保护还是与时俱进的保护呢?我们常说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文化自然也会发展和进步。就像怒族文化,现今的怒族有部分文化并不是特点十分明显,一眼即可分辨出来的,他已经与傈僳族、独龙族、藏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文化相交汇融合,想要十分精确的分辨出某个习俗到底是怒族、傈僳族、独龙族还是藏族的在我看来已经是不可能了也没有很大必要了。当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特色,但是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也是我们无法忽视的。
 
 
 
表一:
大分类
中分类
小分类
乐曲名
 
 
农产劳动谣
旱田农事谣
季则耳(种麻调)
畜牧劳动谣
狩猎谣
夏拉格(打猎)、夏克儿(打猎)
林业劳动谣
林产物采伐谣
规规格纳导(找竹笋歌)、打核桃
工产劳动谣
制粉整米谣
享巴杜(舂碓)
运输劳动谣
水运谣
拉船歌(贡山)
家事劳动谣
养育谣
楠果格来(哄娃娃歌:贡山)
 
 
 
 
 
 
结婚谣
阿宗哇(结婚歌:贡山)、尼玛罗半及窝(新娘歌)、日阿飞格(求婚歌:福贡)
节日谣
乃柱(节日歌:贡山)、乃柱半及窝(鲜花节歌:贡山)、龙那半及窝(祝酒歌)
葬礼谣
厄具莫乌(哭调:福贡)
祭祀谣
楠木萨哇(祭祀歌:贡山)、阿楼希贝(祭祀树神节歌:兰坪)
诉苦谣
提下半及窝哇(诉苦歌:贡山)
 
 
 
非机能唱谣
 
山歌/情歌:为维格(贡山)、哦得得(福贡)// 山歌:怒日啦(贡山)、玛戈卡、尼莫/ 请哥带支烟锅来(碧江)
非机能叙事谣
办及五(古歌:贡山)/ 创世纪(贡山)、腊檫格(碧江)


 * 李雪(1989年—),女,汉族,湖南娄底人,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
[1] CDD :Community-Driven Development社区主导型发展。2006年5月31日,由国务院扶贫办外资项目管理中心和世界银行合作开展的社区主导型发展试点项目(CDD项目),在广西南宁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扶贫开发新机制的探索有了新进展。首批CDD项目总投资约4800万人民币,用于广西、四川、陕西、内蒙古四省(区)的60个重点贫困村的扶贫开发工作,预计有10万人从中受益。
[2] 丙中洛:地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北部,距六库329公里。全乡总面积800多平方公里,聚居着10来个民族;教堂寺院图腾神迹遍布村寨,是不同宗教和平相处的典范,其宗教有喇嘛教、天主教、基督教、天主教、原始宗教以及原始宗教与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宗教等,丙中落的喇嘛教以及原始宗教与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宗教等;它位于“三江并流”的腹心区,险峻的地势形成了“两山夹一江”的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东边是横亘怒江峡谷的碧罗雪山,北边是雄伟的石门关峡谷,西边是纵贯怒江峡谷的高黎贡山和著名的格瓦卡普神山,南边是巩当神山。形成了“雪山为城,江河为池”的奇特自然景观。
[3] 布洛陀:壮族先民口头文学中的神话人物,是创世神、始祖神和道德神,其功绩主要是开创天地、创造万物、安排秩序、制定伦理等。“布洛陀”是壮语的译音,布洛陀的“布”是很有威望的老人的尊称,“洛”是知道、知晓的意思,“陀”是很多、很会创造的意思,“布洛陀”就是指“山里的头人”、“山里的老人”或 “无事不知晓的老人”等意思。 布洛陀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
[4] 达比亚:又称“达边”,当地汉族人称“怒族琵琶”。是怒族古老的弹拨乐器,代代相传,传男不传女,多用于独奏或民间歌舞伴奏。达比亚通体用木制成,共鸣箱呈梯形、椭圆形或三角形,琴头两侧置有四个木制弦轴(左右各二),系有四条羊肠弦,现多改用钢丝弦。正面蒙以松木薄板,其上开有若干小圆形出音孔。以琴颈作为指板,不设品位。演奏时琴头向左斜置于胸前,左手持琴按弦,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弹拨。音量较小,音色明亮柔和。因演奏曲调不同而有多种定弦法,以中间两弦奏旋律,外边两弦配以和声衬托。
阅读次数:4144
发表评论:
现在有 0 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标    题: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 看不清楚,换个图片
           查看所有评论     
 
 上一篇文章:在云南省民族学会怒族学专业委员会
 下一篇文章:浅论神文化对怒族社会的影响
文章搜索
关键字:
天气预报
怒族歌曲-怒族服饰-怒族舞蹈-怒族节日-怒族酒歌-怒族文化-怒族研究-怒族自治县-飞来石-怒族乡-怒语-路怒族-怒族仙女节-怒族图片-哦得得-怒江
copyright © 2007 Nuzuinfo.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怒族人民信息港 ·版权所有
公司地址:怒江州福贡县民族生态园哦得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3988626976  传真: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邮箱: odede@qq.com   滇ICP备08001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