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怒族村寨  >>>   活态“遗址”知子罗
活态“遗址”知子罗
本文由 谭瑾 发表    来源:怒族人民信息港    2011/6/17 23:13:35  
活态“遗址”知子罗
谭瑾
知子罗位于云南省怒江西岸碧罗雪山东麓,是隶属于福贡县匹河怒族乡的一个行政村,地处匹河乡东边,位于山脊台地,地势开阔、平缓,呈椭圆形状聚落,地处东经98°43′—99°01′,北纬26°13′—26°53′,海拔2030米,高寒山区。年平均气温13.8 ℃,年降水量1163毫米,适合种植玉米、核桃等农作物。距乡政府所在地19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县城44公里。东邻兰坪,南邻普洛,西邻架究,北邻沙瓦。辖知子罗村、色坎折村等13个村民小组。全村国土面积45.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86亩,林地55042.24亩。[2]
从地理上来看,知子罗只是碧罗雪山上的一个小村庄,但从历史上来说,知子罗却是个特别的地方,尤其对于那些生长生活于怒江、熟悉怒江的人来说,知子罗却承载了太多让人难以忘怀的回忆。让时光向前追溯,这里曾是一个多么辉煌与繁荣的地方:30年前,这里是碧江县城,而更早之前,曾是怒江州首府。在怒江州的不少文史资料和地方志资料上都能见到这个小村庄的记载。最早在夏瑚的《怒俅边隘详情》(1941)中能略窥到知子罗地区当年的人文风俗。而在后来的陈瑞金《怒江旧志整理》(内部刊印)、菖蒲桶行政委员公署编编纂《菖蒲桶志》等文献中也对知子罗当时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有所记载。在知子罗作为原碧江县城期间,由当时的碧江县人民政府、县委文史资料编写组等机构所组织编写的《碧江县地名志》、《碧江县文史资料》以及碧江撤县后由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碧江县志》(1994)等文献资料都较为详细全面的记录了知子罗镇的自然地理、历史沿革和社会状况等。其它关于知子罗的文献还有:吴洁等编辑的《知子罗呈复调查地志资料》、肖迎《怒江地区民族社会发展史》(1999)、赵沛曦、张波《怒族历史与文化》以及《知子罗绘图地志说明书》、《泸水志》、《纂修云南上帕沿边志》等。另外,除了记载知子罗的相关文史资料和地方志外,也有学者从知子罗的现状进行了一些研究和分析,如何叔涛在其《知子罗镇七十四年与怒族社会的发展——兼谈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都市集镇的设治问题》一文中,从知子罗镇的建制沿革、知子罗镇形成边疆城镇的七十四年来对当地怒族社会发展的促进和影响等方面入手,提出一些有关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地区设治问题的看法。[3]孙宏开编著的《怒族语言简志·怒苏语》(1986)则是以知子罗村为田野点来介绍分析怒苏语在怒族地区的使用情况。其它还有张继民《废城知子罗》、张惠君《知子罗——正在远去的山城》等。到底是怎样的原因,让那么多人不顾路程遥远长途跋涉来到这样一个普通平凡的村庄,到底知子罗有什么值得去回忆去祭奠去研究去探讨?人人都说知子罗是遗址,是原州府遗址、碧江县城遗址,还有滑坡遗址等等,这些遗址上又到底记载了些什么?
(一)忆·峥嵘岁月稠
“知子罗”为傈僳语“李质洛”之谐音,“知子”意为“好”,“罗”是指“这一片地方”,“知子罗”含义“好地方”。另有“益味”之称,怒语,指富裕的地方。[4] 位于福贡县中部怒江东岸,碧罗雪山腹地,为一个由东北向西南方延伸的山梁。作为碧江县城——知子罗镇时城镇面积仅0.958平方公里,海拔2000米,年平均气温13.8℃,无霜期293天,降雨量1263毫米,是一座背风向阳,四季如春的山城。[5]
1、历史溯源与行政变更
知子罗地区自1912年开始设立县治至1986年撤销,历经74年,是全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1954年至1974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地。这一片好地方,不仅占有山面阳坡自然环境的好优势,更由于其地理位置,特别是历史上战略位置的关键性而早就受到重视。根据《碧江县志》记载,该地区西汉武帝时期属益州郡嶲唐县,东汉属永昌郡比苏县,蜀汉、西晋属永昌郡辖区,东晋、宋、齐属西河郡地,隋朝属南宁州总管府,唐南诏时分属剑川、永昌节度使,宋代大理国时属澜沧郡(后改兰溪郡)博南总管府,元代属丽江路宣抚司,明、清两朝属丽江木氏土知府。[6]后为兰州(今兰坪县)罗土司领地,由土司委派伙头收贡,没有直接设治。[7]民国前尚属部落群体,疆界辽阔。“知子罗自有怒民以来,系自成部落,素未归服,原无土司管理。”[8]
1912年,辛亥革命后成立的云南军政府,在蔡锷、李根源诸将领导之下,为抵制“片马事件”后英帝国主义对西南边疆的鲸吞蚕食,派出“殖边队”,进驻我滇西边陲,在长期分属各土司的管辖或间接管辖的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景颇族等地区设立县治,成立殖边公署,纳入省政府直接管理。知子罗就是其中之一。早在辛亥革命以前,李根源将军就对腾冲以上的中缅北段未定界地区作过勘探调查,对英帝国主义凯觑我国西南边疆狼子野心了解得比较清楚。辛亥革命后,他任云南军都督府军政部长、陆军等二师师长并兼巡西国民军总司令,随之即在大理发起“开拓怒俅”之举。(“怒俅”即后来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碧江、福贡、贡山、沪水四县)李根源委派任宗熙为殖边队委员长,景绍武,何泽远为副委员长,并在兰坪县营盘街成立“怒俅殖边总办”,委任现江府督察姚春魁任督办,调大理七十六标官兵学员114名编为四队。一、二、三队分别进驻上帕、知子罗、菖蒲桶,第四队留驻营盘街总部。由景绍武兼任队长的第二队,共40多名官兵,从剑川出发,经兰坪营盘街翻越碧罗雪山,进驻知子罗,建立“知子罗殖边公署”,行使军事行政权力,从而开始了省府在当地的直接设治,也标志着知子罗作为一个新兴的边疆城镇的诞生。
1916年,殖边公署改为行政委员公署,并设置警备队,配置了粮财、文书等职员,还将行政区城分为四个段,每段设团政一人,副团政若干人,团政下设保董,片长、伙头等职,行政管理初现雏型。1928年,行政委员会署称改称知子罗设治局,1932年后又改称碧江设治局,取知子罗背靠碧罗雪山俯瞰怒江之意,董芬(云南鹤庆牛街人)任局长,将原来分段、片管辖的行政区划,改为区、乡、保、甲建制。
以上民国时期均属丽江专员公署管辖。
1949年5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滇西北人民自卫军(即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从第七支队)派出代表张旭等同志,先后两次与原碧江县设治局官员谈判,并于6月10日接管了政权,碧江县获得和平解决。同年9月,中国共产党滇西北工委任命张旭为碧江县县长。同年11月选举产生了碧江县政务委员会,裴阿欠任委员会主任。1950年成立碧江县人民政府,分设5个区,31个村。[9]1951年9月,筹建碧江傈僳族自治区(县级),隶属丽江专区。1954年8月23日,怒江傈僳族自治区(1957年4月后改州)成立。同年碧江改称碧江县人民政府,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管辖,隶属丽江专区。1974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与丽江专区分设后,碧江县直属怒江州。同年,州府南迁至沪水县六库镇,知子罗仍为碧江县城。1979年秋,因连降暴雨长达16天之久,造成60年来未遇的特大山洪灾害和泥石流,知子罗镇东南侧出现滑坡迹象。随后省里曾派出由地质、地震、测绘专家组成的考察组进行踏勘,并提出一些防范应急措施和治理方法。
由于治理滑坡的措施方法未能奏效,从1979年至1986年,碧江县政府先后四次向自治州政府和省政府提出要求搬迁县城。理由是:县地质构造复杂,城内含有三级滑坡梯,如治理则工程量大,代价高昂、且难奏效;县城地处死角,减去危险区域后仅剩0.673平方公里无发展前途;独占山头,交通不便,从公路干线至县城需绕山16公里,每年支付的养路费和县城运输费即高达30万元之多,得不偿失;机关干部职工和居民人心思危,担心迟早会发生危害性较大的滑坡。
碧江县人民政府的几次报告,引起云南省人民政府、中共云南省委及自治州政府、党委的重视,并多次派出专家进行踏勘及钻井探查。1986年5月29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呈报国务院《关于撤消碧江县建制行政区域界线变更的紧急指示》报告。同年9月24日,国务院国函(1986)125号文件,同意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撤消碧江县建制的批复报告。同年12月25日,中共怒江州委、州人民政府在碧江县礼堂召开“怒江州行政区划接交仪式”大会,正式宣布撤销碧江县建制,将原碧江县的古登、洛本卓两个区(现为乡)划归泸水县,架科底、子里甲、匹河三个区(包括知子罗镇)划归福贡县。同年12月到1987年8月,撤县搬迁工作完成,至此,知子罗结束了历时74年的作为县城所在地的城镇史。云南省的行政区划亦由128个县市变为127个。[10]
2、同甘共苦的峥嵘岁月
在作为碧江县城的74年间,知子罗可谓是当时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政府机关、部队营区、学校教舍、贸易商旅与剧院广场等都聚集在这里。根据知子罗和周边村落居民的回忆,知子罗当时是一个非常热闹与繁华的地方。知子罗从开始成为碧江县的行政中心,到新中国成立的37年间,仅有两栋土木结构瓦屋民房和一座四合院设治局衙门而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进行城镇建设,短短几年间建设了州、县机关用房,民族贸易大楼、书店、学校、医院、礼堂、文化馆、体育馆、影剧院、工人俱乐部,还在县城中心广场修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古式八角楼图书馆。到1986年止,已建成一座傍山环列,高楼屋宇,鳞次栉比的新山城。共兴建房屋363栋,总建筑面积9.03万平方米。铺设了混凝土街道,阶梯路面0.722公里。架设了5.32公里长的3条自来水管道,修建了能容397立方米的蓄水池。在1.2公里的主街上安装了64盏路灯。街道两侧,种植了行道树1000株。开掘疏通下水道两条,全长5147米。1949年以前,只有省立小学一所,和碧江公立卫生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化设施不断兴建增设。1986年共有党校、碧江县第一中学、小学教师进修学校、碧罗完全小学、机关幼儿园、知子罗幼儿园;有县科委、科协、农牧技术协会、会计辅导站、气象站、县群众艺术馆、图书馆、体育场、工人俱乐部、影剧院、新华书店、县人民医院、防疫站、妇幼保健站等。
县委、县人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文化体育馆场都集中于城中心,农业人口集中于县城下西南侧,少数居于上东南侧。北面一公里处,建有一座烈士陵园,陵园北侧200余米处,是县第一中学。县城东陂有一片人工种植的松树林,坡顶是县委党校。县城四周群山环抱,山峦绵延,千沟万壑,树林茂密,四季翠绿,堪称绿色山城。1949年以前只有一条通往兰坪县的山间驿道和一些乡间羊肠小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兴建和加宽了碧江至兰坪、碧江至福贡和县内乡村之间的人马驿道。1962年元旦,瓦窑至碧江县城公路正式通车,至今每天都有客货汽车来往于县城和瓦窑之间。县城各种企业从无到有,逐日发展。为解决生产工具奇缺的困难,从内地请来技术人员,建立小型农具加工厂,生产小铁农具,廉价销售给群众,扶持群众发展生产。同时筹建了建筑队、缝纫、皮革、弹花生产合作社及酿酒、粮油副食加工等企业。
除了本地的原住居民,出于政治、建设经济和支援教育等方面需要,很多政治、经济与文化精英从大理、丽江等周边地区被调配过来。当时知子罗的经济贸易与人口流动也较频繁,主要是人口的流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里被称为蛮荒之地,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们处在以物换物,论堆论碗等成交方式,互通有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业贸易服务业开始在县城兴起。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商店、旅社、饭店、照相、理发等商业服务业不断兴起,出现了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的大好局面,促使商业日益繁荣起来。在当时的怒江地区有“小香港”之称。据部分村民的回忆与《碧江县志》记载,当时知子罗镇至少有3家旅社、5家饭馆,生意都还不错,而早餐店就更加多了。周边村寨的村民在农闲时都会来知子罗打工,主要有木材、建筑、小商品买卖等工作。[11]
回忆往昔,那些曾在此工作生活的人眼中充满了怀念,不仅是对那曾经的繁华的怀念,更是对那繁华背后所一起付出的汗水与努力的怀念。在那段风雨历程里,在长期的革命工作和艰难岁月里,他们凭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为了知子罗的开发与建设,几十年如一日,忘我工作,同甘共苦,不畏艰辛,出智出力,把知子罗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地区州府。这个参与和融入的过程才是真正令人难以忘怀的情愫。从他们的回忆里,折射出的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和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
【回忆录1】李卫才《我的回忆片段》[12]
知子罗曾经是培养各族子弟文化的摇篮,书声琅琅划过山城长空。在我幼年就读时,我的尊师窦桂生、和士俊、李正才、张绍荃、杨正才、杨大鹏、和韵彩、田鸿基、罗曙光等都任我的课。我洗耳聆听过他们的教诲。他们有的与世长辞,有的还健在,已经退居二线。但他们已经是年迈高龄的古来稀了。由于他们辛勤耕耘,他们的学生一批又一批地送上了工作岗位,他们的学生遍布各行各业。
这座山城曾经有过军人响亮的军号哒哒声和操练声,划过长空,声震山谷。多少革命战士,革命干部,多少个不眠之夜,为造福边疆各族人民,在灰暗的油灯下伏案著文,为了工作而奔波的岁月伴随着他们度过了20、30、40个春秋,这些都在我的记忆中。有的外来干部刚到这里时,是娇嫩脸蛋的年轻人,迄今已是个白头老人。他们为了边疆各族人民呕心沥血,贡献自己的青春而展现的见证。这里有曾经为建设边疆而抛洒汗水乃至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的军人和干部,各族爱国人士为边疆各族人民肩负重担而日夜奔波的身影时刻出现在我的眼前,映入我的眼帘里,铭记在我的心里。这里有曾经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经过华北、淮海、渡江、两广、西南等战役中英勇作战,25次先后立大功、二次中功、小攻五次;在原碧江知子罗兴修水利中光荣牺牲的河北省人郜夫景烈士为边疆建设事业而献出生命,他们为边疆各族人民立下了千秋功德。烈士们的躯体一个个安卧在山城的烈士坟里。迄今,各族干部虽然离开了知子罗,但烈士们的躯体和忠魂却与知子罗的山水融为一体……
【回忆录2】李道生《激情岁月——回忆五一、二年的经历片段》[13]
……当时商业部门刚刚初建,人员不足,碧江县的民贸公司只有四、五个职工,盐业分销店只有三个职工,群众居住又非常分散,如何把商品物资及时供应到群众手里,又成了一个问题。
我们到各地农村宣传使用人民币,对群众对商品的迫切需要和商品供应与稳定人民币币值的直接关系体会较深,而银行工作队人员多,被称为当时碧江的大单位。为了缓解供求矛盾,稳定币值,提高人民币的信誉,银行工作队决定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协助商业部门做好商品供销工作。银行工作人员每次下乡都自觉地向商业部门领取群众所需的火柴、针线、茶叶等日用品,把这些商品背到向下,一面宣传使用人民币,一面代销商品,回单位时,再向商业部门交账,我们把这种工作方式称为出门一把抓,不分你我他,回来再分家。每逢街天业务繁忙时,银行工作队还派出干部直接参与商业部门帮助售货服务,这些做法受到了商业部门和群众的欢迎。在这些活动中,协助盐业部门街天卖盐是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子里甲街子位于怒江东岸的一个江湾冲击堆上,是区政府所在地,距县城知子罗一天路程,每月赶街两次,农历初一、十五为街期,每逢街期,我和林永亮同志就背上行李卷,提前一天到达,第二天卖盐,第三天又背上行李和货款走回县城交账。经常长途跋涉的卖盐活动对我们当时才有十五六岁的小青年来说,并不觉得特别累,却使我们贴近了群众,体验了他们的疾苦和欢乐,使我们的思想不断受到冲击和净化。
……一次次的农村宣传,一次次的卖盐活动,使我们真切地看到了旧社会给边疆地区各族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深切感受到了各族人民对党和人民政府的深厚感情,也体察了怒江各族人民改变贫困面貌的迫切愿望与要求,从而使我们的思想感情也随着发生了变化。据了解,碧福贡银行工作队进入怒江时,只作了在怒江工作3个月的计划,3个月后就调回内地。当我们深入农村,了解到群众的疾苦和要求后,大家就打消了临时思想,在党的教育和群众的感召下,树立了以边疆为家,以艰苦为荣,与边疆各族人民同甘共苦,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边疆的长期思想。因此,工作队进入怒江3个月后,没有一个工作队员提出调回内地的要求。后来,我们第一批工作队的10名外来干部,除一人因故早逝外,都在怒江扎了根,一直与怒江各族群众一起艰苦奋斗,建设边疆,直到光荣退休。
(二)遗·“荒芜”旧址叹
至2010年初,知子罗村有农户278户,总人口898人。男性 443人,女性455人,其中农业人口850人,劳动力372人。该村以怒族、僳僳族为主,怒族603人,僳僳族287人,其他民族8人。[14]
表一:2009年知子罗村人口统计表
总户数(户)
总人口数(人)
男 (人)
女 (人)
平均每户(人)
国土总面积(平方公里)
平均每平方公里(人)
278
898
443
455
3.23
45.33
19.81
而根据《碧江县志》所记载的作为当时县府所在地的知子罗镇[15]两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1964年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知子罗镇有户数379户,总人口2090人;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知子罗镇有户数551户,总人口2790人。
表二:1964年与1982年知子罗镇人口统计表
年份(年)
总户数(户)
总人口数(人)
平均每户(人)
国土总面积(平方公里)
平均每平方公里(人)
1964
379
2090
5.51
0.958
2181.62
1982
551
2790
5.06
2912.32
知子罗村现在国土面积45.33平方公里,总人口878人,每平方公里为19.81人,与作为知子罗镇的每平方公里2000多人相比,人口密度急剧下降。
现在的知子罗已不复当年的繁华。1986年,碧江县制撤消后,政府、部队与学校都相继撤走,人口急剧减少,经济也随之转移,知子罗镇更为知子罗村,从一个地区的中心变成一个普通的村庄。原先县城的房屋被分配给当时城镇周边的农民,将农民迁入城镇,房屋免费给其居住,但无房产权。于是,周边迁居过来的农民们开始在这座遗留下来的城镇里做起了农活:混泥土房里烧火塘,影剧院变成猪圈,邮局用来堆柴,营区大院用作种菜地……二十多年过去了,村里那些20世纪70、80年代的州县行政规模和城管街区楼房没有再发展,柴火堆、猪圈、鸡棚、狗窝间杂其中。初入知子罗,一种时空的凝重感迎面袭来,让人忍不住悄声叹息。曾有不少游客闻名前来,为了瞻仰当年州府县城之光彩,然而眼前的似乎荒芜之景,让他们嗟嘘留下了“废城”[16]之称。
【游记1】中国有个“知子罗”[17]
……知子罗的老城老街留了下来,成为走遍中国难得找到的一处特殊的人文风景——要想看改革开放30年前我国的州县行政规模和城关街区吗?知子罗是个典型!
走进知子罗,非常寂静,耳边只有山风的呼啸声。时过境迁,县城所有建筑依旧,没有人再会去搞拆迁,分到房的村民无力改造。况且原来那些官衙、单位、甚至宿舍,做工之实在,令人数极少的农民根本没有法施力。
当年的县政府、县委党校、县公安局、新华书店,一律的青砖瓦顶房,墙上黄底红字写着各种毛主席语录,尽管经过了岁月和风雨,但十分醒目。水泥路、花台、阳沟、自来水管、水泥电杆、木框玻璃窗、木板楼梯和木质扶手,还有那座曾经是县城标志性建筑、呈八角形共三层的县图书馆,都是当年的模样,露天球场上的毛主席雕像依然屹立,但近乎变形,老乡告诉我,原来的比这个高大,被拆了,这个是前几年某部电影的外景需要而立起来的。仔细观察,仿佛电影故事的发生是在那个非常年代,因为雕像前后的武器痕迹不难看到。旁边那所学校的墙上时代标语还在,连贴大字报的钉书针也留在土坯墙上,尽管锈了,黑了,但依然牢靠。
老房子统成了当地百姓的居所,人住不完,就养猪关牛,屋顶、玻璃窗被烟火熏成黑色,黄色,败色。还有些实在无人的已经破落,窗框没了,楼梯断了,围墙塌了,还有屋里长杂草的。站在屋前,恍若隔世,有点不知今夕是何年。历史模糊,岁月模糊,记忆也有些不清晰了。
我顺着当年县城的主街道慢步,想再看看那些难得的风景:层层斑驳的石阶,几根歪斜的电杆,一段残垣的白灰已经尽落,透出了土坯的黄,墙头上枯瑟的茅草,空气中飘拂来去的炊烟。哦,一幅多么具有厚重感的油画啊。突然想起,如此景致,在我童年生活过的城市,也曾经有过的。我感叹:谢谢中国还有个知子罗。
走时才发现,后来的知子罗几乎再没有增添什么新建筑,只是老街的尽头,有座崭新的教堂,从那里传来的钟声,使知子罗显得有几分神圣。
【游记2】废城与新村[18]
……所谓的废城,其实是被惊恐的城里人所遗弃,就像一个被遗弃的孤儿。而这个孤儿,后来却被朴实的村民们拣了起来,继续抚养。那些废弃的房屋,被深山里下来的山民们利用了起来,在此居住,还养猪养鸡,在附近种田种菜。当年的州府、县城,如今成了村庄。村民们在废城里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村生活,好像对预言中的山体滑坡满不在乎。城里人,仓皇的逃离这个危险的地方,却把危险留给了村民。专家的预言,至今没有兑现。这些变迁,似乎充满了讽刺。八角楼,门上还有“碧江县图书馆”几个字。前面的墙上,还留着两块文革的标语。几个年轻人在量块标语之间摆弄着音响,难道是在为夜晚的舞会作准备?这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对于知子罗的“废弃”,很多人都在叹息,那些在知子罗土生土长的人在叹息,无奈自己家乡的转折与没落;那些曾从外地调来知子罗支援建设的人也在叹息,心痛自己在这里付出的努力如今不得不转移;连那些只听闻过而从未来过知子罗的人都在叹息,伤感于一个美好的山城就这样划上了句点。然而往事已矣,事实已如此,知子罗已成为碧江县城旧址,往昔的繁华都已沉没于历史之中。
所幸的是知子罗的村民并没有一味沉浸于悲伤与消极之中,生活依旧继续。现在知子罗村民主要以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维持生计。主要生产玉米、稻谷、豆类、杂粮、生漆、黄连、草果、茶叶等。畜牧饲养主要有猪和鸡。据知子罗村委会黄利新书记说:“村民种地种菜养鸡养猪的收入只是家里的基础收入,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核桃。由于知子罗村位于向阳山坡,日照时间长,因此作物成熟得比周边村子早,收成也较好,村民只要不太懒,生活还是过得比较可以的,吃穿不愁。”村民一天的生活比较轻松:起床时间并不固定,以太阳刚照到山坡为准,大约为早上8点。起床后喂猪喂鸡去地里劳作,上午11点吃早饭。吃完早饭,家里派一两个劳动力出去拣猪草拣柴火放牛,家里其他人就可以休息,而晚饭后就全家人一起休息了。知子罗村民的休闲方式有打麻将、打桌球、看电视、喝酒唱歌等。而村里有些村民非常勤劳肯干,种地、喂养牲畜、种植林木、酿酒、开小商品店,甚至包车或买车从事运输业等,收入较多,生活富裕,会在村里找地建造新房屋。目前,知子罗村新建房屋有5家,2家已建好,3家正在修建中。另外,村里还有一小部分非农业人口,主要是当年碧江县城时期的干部人口,并不都种地喂养牲畜,主要靠退休工资为生,有部分干部家庭也从事酿酒、开小商品店等工作。目前,知子罗村的小商品店有6家,主要买卖一些油、酒、烟、饮料和零食等,规模都较小。有旅社饭店一家,老板说旅社生意还不错,主要是住宿一些游客,但饭店生意并不好,除了游客偶尔会点菜吃饭之外,村里人很少来光顾。农闲时,该村村民也会出去打工,省内主要是去往福贡、六库、丽江、昆明等地,省外主要是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南、四川等省,主要从事建筑建材、包装、物资、服务等工作。人口流动主要是人口的流出。
2009年,知子罗全村经济总收入134.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2.6万元,占总收入的37.76%;畜牧业收入47万元,占总收入的37.76%(其中,年内出栏肉猪758头);林业收入2.5万元,占总收入的2.86%;第二、三产业收入18.9万元,占总收入的21.62%;工资性收入 1.8万元,占总收入的2.06%。农民人均纯收入859元,以种植业和畜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8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5人(占劳动力的12.1%),在省内务工35人,到省外务工10人。[19]
(三)掘·活态内涵存
目前的知子罗似乎是一座时光停留在20多年前的“废城”,从20世纪70~80年代的县城变成了乡村集镇。在其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沿革中,知子罗经历了从乡村到到城市,又从城市到乡村的发展历程,在这一反复交替中,知子罗是否真的如大多数游客所说发生了倒退呢?知子罗的繁荣是否真的如风逝去,文明是否也就此打住了呢?
碧江县制的撤销,既因为知子罗的地理位置、历史缘由、自然环境等因素,也包含有整个怒江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政治衡量等综合考量因素。由于国家的行政划分与制度变更所导致的区域环境变化总是会对区域内居住的居民的生活、文化等都造成一定的影响,使他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不同,知子罗在经历了从市到村这一社会变迁之后,社区结构与居民生活等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撤县后的20多年来,从各种经济数据、人口成分结构、土地分配与利用等硬性指标来看,知子罗确实已成为一个普通典型的边疆少数民族村寨,村民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农忙时勤恳种地,农闲时会外出打工,与周边村寨无异,普通得再也不能普通。然而,熟悉知子罗的人,就能体会到其中那股顽强的生命力,不以没落而自弃,不以贫贱而转移,自强自立。空间虽然巨变,还有人在其中传承。深掘知子罗的内在,会发现那在峥嵘历史中所积淀下来的凝重而浓厚的文化涵义依旧存在。
1、多元文化的交融并存
知子罗是个以怒族、傈僳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寨。2009年底,该村有怒族603人,僳僳族287人,其他民族8人。怒族是知子罗的土著居民,占全村的67.15%,傈僳族人口占全村的31.96%。[20]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知子罗形成了独具风情的怒族、傈僳族等民族文化,从衣食住行到精神、思想与文化都渗透着浓厚的少数民族特色。到现在,知子罗依然手口相传着一些怒族、傈僳族、白族(勒墨支系)等民族民间文艺,如怒族著名歌曲家,生长于知子罗的老人李卫才,通过自身对传统怒族歌曲文化的理解,创作了新时代的怒族歌曲选《歌声飞出心窝窝》,从怒江一直传唱到了北京。2008年,在这里,举办了怒族的传统节日——如密期,但是全乡的所有民众,不论民族全都参与其中,展示了各自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相互之间互相借鉴吸收,和谐共处,和乐融融。
2、多重空间的相互交叠
空间,尤其是人所居住的社会空间,其属性并非仅仅是地理的、物质的和静止的。空间是社会的产物,每个社会都生产自己的空间,反过来空间也暗示了对社会关系的容纳和掩盖。[21]同时,空间又与历史紧密相连,“一种完整的历史,需要描述诸种空间,因为各种空间在同时又是各种权力的历史(这两个术语均以复数形式出现)。这种描述从地理政治的大策略到居住地的小战术。”[22]因此,透过空间,可以看到历史的痕迹与社会的发展。知子罗的空间首先是个乡村空间,村内以农业人口为主,村民主要以农民生产为生,生活习俗与社会交往等也与其他农村村寨相似。但是,在这些相似中,又似乎有着一些些的不同。由于知子罗特殊的历史与社会发展,尤其是当年的那段城镇岁月,对知子罗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细究知子罗的内涵,可以发现不少当年城镇空间的身影。比如,从其居住格局来看,尽管该村的人口居住是按照传统乡村社会的居住格局,以血缘、亲缘、地缘等初级社会关系为基础形成了家庭、邻里、村社等社会群体,但由于知子罗是当年城镇的遗址,所以其房屋建造、街道布局等是按照城镇的规划,从中心向四周辐射,因此,知子罗的居住格局就有着城市和乡村的双重空间性,即按照家族排序,又有城市的主次中心边缘之分。一走进知子罗,就能看到一条约10米的水泥路,这条路是当年碧江县城的主干道,现在也成为了知子罗村的主街道,该村的村委会、卫生所、学校警卫值班室、旅社、饭馆、小卖部等全都沿街而设,知子罗的居民居住格局也就从这条主街道向两边辐射。赶集的日子,村民会纷纷聚集到这条主街道上,相互约着坐车下山去匹河乡赶集,兴致来了,唱着嘹亮的山歌,表达自己欢乐的心情。这时,街边的小卖部、小饭店生意也特别好,街边上还会多摆出来几个卖凉粉、凉米线的摊子,大家三三两两的聚在这里吃点东西,展示下自己在乡街子上买回来的东西,这里俨然成了匹河乡第二条乡街子。
3、多维思想的交叉影响
由于多元文化与多重空间的影响,知子罗的居民必然具有多维的思想。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文化,必然受到社会、历史与文化的影响。知子罗特殊的发展历程,深深的印刻在了知子罗村民的见识与思维之中。因此,知子罗的村民具有与一般农村村民不同广度与深度的思想,不仅承载了丰富多姿的传统民族精神,又受到现当代城镇文明元素影响,而两种思维的交叉影响,又组合创造了不同的新时代的村寨居民文化。
    曾经的知子罗,如汪洋大海,波涛不止,令人心潮澎湃。但再华美的乐章,随着神秘指挥最后那重重一顿也会归于沉寂。然而,即使是一潭平静湖水,也孕育着生生不息的传承力。如今的知子罗,并非单纯只是一处地理上的遗址,更是一个承载者历史与回忆的人文景观,处处渗透着那凝固时空的峥嵘岁月。城走了,人还在。知子罗的人,传承了那看不见的璀璨文化,活出了自己别有风格的人生,给这座旧址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和魅力。除了回忆,更值得我们去欣赏,去理解,去挖掘,新的群体文化,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社区模型……这才是真正知子罗真正的涵义所在,这是一种内在的、活态的、非固化的“遗留”,证明其价值决不仅仅存在于那个已过去的时代,在现在,在未来,她都仍然是那颗高山上绽放光芒的明珠。


[1] 作者: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08级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2]数据来源于云南数字乡村网和知子罗村村委会资料。
[3]何叔涛:《知子罗镇七十四年与怒族社会的发展——兼谈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都市集镇的设治问题》,载《云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
[4]碧江县人民政府:《碧江县地名志》,第27页,1984年版(内部刊印)。
[5]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碧江县志》,第30页,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6]同上,第29页。
[7]何叔涛:《知子罗镇七十四年与怒族社会的发展——兼谈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都市集镇的设治问题》,载《云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
[8]碧江县人民政府:《碧江县地名志》,第9页,1984年版(内部刊印)。
[9]1956年, 31个村改村为乡,1969年将区改为公社,乡改为大队,共分5个公社,32个大队。1975年分为36个大队。1984年将公社改为区,大队改为乡,新增设3个乡和一个区属镇。
[10]关于知子罗历史上的具体行政变更资料整理自《碧江县志》第一编第一章《建制沿革》部分、《碧江县地名志》目录《碧江县概况》部分以及《知子罗镇七十四年与怒族社会的发展——兼谈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都市集镇的设治问题》。
[11]关于知子罗历史上的建筑、经济、交通等具体年份和数据均来源于《碧江县志》的记载。
[12]摘自李卫才《我的回忆片段》,载和光益主编《悠悠岁月》,第579~580页,2008年版(内部资料)。
[13]摘自李道生《激情岁月——回忆五一、二年的经历片段》,载怒江州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怒江文史资
 料选辑》第三十五辑,第17~26页,2009年版(内部资料)。
[14]人口数据来源于知子罗村村委会户籍资料。
[15]现为知子罗行政村所辖的知子罗自然村的中心部分,国土面积仅0.958平方公里
[16]“废城”一词引自张继民关于知子罗的一系列游记:《废城春秋》(载于《记者观察》,2002年第5期)、《废 城知子罗》(载于《民间文化旅游杂志》,2002年第3期)和《难弃知子罗》(载于《生态经济》,2003年第12期)。
[17]摘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622eb70100949k.html
[18]摘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Destguides/journals/AllSingleJournals.aspx?Writing=968495
[19]该经济数据来源于知子罗村村委会。
[20]参考知子罗村委会2009年人口数据。
[21]Lefebvre, Henri.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Blackwell, Oxford UK & Cambridge USA, 1991:11-14.
[22]爱德华·W·苏贾,王文斌译:《后现代地理学》,.第32页,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阅读次数:39825
发表评论:
现在有 0 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标    题: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 看不清楚,换个图片
           查看所有评论     
 
 上一篇文章:匹河怒族传统民居“千脚落地”干栏式建盖步骤和材料
 下一篇文章:人神共居净村寨
文章搜索
关键字:
天气预报
怒族歌曲-怒族服饰-怒族舞蹈-怒族节日-怒族酒歌-怒族文化-怒族研究-怒族自治县-飞来石-怒族乡-怒语-路怒族-怒族仙女节-怒族图片-哦得得-怒江
copyright © 2007 Nuzuinfo.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怒族人民信息港 ·版权所有
公司地址:怒江州福贡县民族生态园哦得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3988626976  传真: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邮箱: odede@qq.com   滇ICP备08001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