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怒族文苑  >>>   记忆中的原碧江县城知子罗
记忆中的原碧江县城知子罗
本文由 发表    来源:怒族人民信息港    2011/1/28 21:28:35  
 

碧江县城知子罗,曾是一座富有特色、独具魅力的边疆重镇。如今,碧江是一座已从共和国版图上消失的县城,只存在于许多人的记忆里。

说到碧江县城知子罗镇,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望江亭,因为它曾经是碧江县城的标志性建筑。

知子罗(傈僳语:好地方)镇,座落在怒江东面海拔1900米的半山腰上,是原碧江县城所在地。瓦(瓦窑)碧(碧江)公路未开通前,这里曾是从内地通往福贡、贡山及西藏察隅地区的必经之地。赶马的大叔大哥们,赶着一队队马帮,从内地翻过怒山(碧罗雪山),把党和国家支援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物资,经过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福贡、贡山及西藏察隅地区。解放前,这里没有什么好的建筑物,除了人马驿道东面建有一座小四合院(旧衙门)外,就是驿道南面的百来户简陋民房了。

19545月以后,随着碧江、福贡、贡山、泸水、兰坪县相继解放,党和政府为了巩固边防,建设边疆,于1954820在原碧江县城知子罗成立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后来,州府于1972年底搬迁到了泸水县的六库镇)。从此,知子罗便成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党和政府十分关心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文化的发展,特意从丽江地区请来了一位上海籍的建筑工程师郁进才,还从剑川等地请来一批能工巧匠,从1954年底开始,对县城知子罗进了大规模的城镇建设。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在方圆约1.5平方公里的地面上竖起了一座座商业、粮食、邮电、医院等大楼。三纵三横“田”字型的街道(从开始建设县城到1986年撤销县制,这六条街都没有命名)已形成,一座新兴的边疆城镇诞生了。

三纵三横“田”字型的街道,三条东西走向和三条南北走向。东西走向南边的一条是从县城东南面的的县城粮食局到县城西南面的原县商业加工厂,约长700米;东西走向的中间一条是从县城东面的广播站(当时还没有高频率的广播电台,从这里往东顺坡走1公里便到了当时的怒江州中学所在地)到城西的碧江气象站,约有1.5公里。又从气象站顺坡而下便路经马鞍山到达匹河(现为福贡县匹河怒族自治乡所在地)。在瓦碧公路未开通前,这条路线便是来自保山、腾冲以及缅甸边民到碧江县城做生意的必经之路。东西走向北边的一条是:县城东北面县委党校经7625部队司令部(1958年在怒江的西岸高黎贡山一线发生武装叛乱时,党和国家为了平息叛乱,在这里派驻了一个团的兵力)到城西的驻军部队的卫生院(队),约长800米。南北走向东边的一条是:从县城东北面原县委党校到县城东南面的县粮食局,约长800米。南北走向中间一条是从7625部队大礼堂到县城大礼堂,约长800米。而西边的一条是从县城北面的部队加工厂到县城南面的县商业加工厂,约长1000米。从部队加工厂往北900米,便是原碧江县烈士陵园。从烈士陵园再往北700米,便是原碧江县城的碧罗完小(后改为碧江县第一中学)。

县城的西北边有一块有3000平方米的小平地,这里便建成了广场,主席台座北朝南。全州举行盛大的活动时,时任州长的裴阿庆便站在主席台上讲话、作报告。他那宏大的“阿义尼让布,阿子尼玛布,求排求让布…(傈僳语:兄弟姐妹们,朋友们)的声音,至今仍在人们耳边回响。广场的东北角是篮球场,东南面是县城文化馆,设有图书室、阅览室和乒乓球室。当时城镇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一律实行两餐制。上午8点上班,10点钟下班吃早饭,中午12点钟上班,下午5点钟下班吃晚饭。由于大家都吃集体(伙食团)饭,所以就省下了做饭的时间。为此,一到吃饭后,人们便集中到广场打羽毛球,到篮球场打球,或到文化馆打乒乓球、看书等。一部分人到烈士陵园、碧罗完小散步。为了改善城里的文化生活,如果天不下雨,晚上便在广场上放露天电影。星期一、三、五由驻军部队来放映,而星期二、四、六则由地方负责放映,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文革初期。

广场主席台的背后,有一块高约30米,顶部直径约300米的小山包,人们站在这里,怒江大峡谷的山水风貌可谓一览无余。近处看,经常可见四面八方的商客熙熙攘攘。当时,主要是来自保山、腾冲、大理、迪庆州的维西、西藏察隅和缅甸的边民,他们在“田”字形的街道上来来往往,用生硬的傈僳语讨价还价。自古以来一直羞于做生意的怒族、傈僳族人也在开始在街上摆摊设点,做起直生意来。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呈现在人们面前。

从这里远看,东面是怒山(碧罗雪山),一到夏天,这里漫山遍野便开满了各种各样的杜鹃花,整个县城都笼罩在了花的海洋里,人们也好象生活在仙境里,心情非常舒畅。往西看,便是巍巍高黎贡山。在反帝反修的年代,这里曾经也是前沿阵地,军民同守边疆,共同护卫着祖国的疆土。往北看,可以看到福贡境内的“亚哈巴”(傈僳语:石月亮)。往南看,则可以眺望到泸水县境内的腊德培(傈僳语:虎跳峡,即老虎跳过江的地方)。

解放初期,这里由于交通不便,通讯不畅,上情很难下达,下情也很难上报。当时,这里汉语还没有普及,人们之间的交流都用傈僳语。而党和政府对民族地区的工作,又都面对着农村、农业和农民,而且要求做好农村、农业、农民工作必须“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所以,从内地支援到怒江来的干部,首要任务就是要学会傈僳语,否则就很难开展好工作。为了开展好民族地区的工作,党和政府在怒江地区,不但积极地推广汉语教学,而且还专门办夜校,学习傈僳语。记得一直到80年代初,在区(乡)以下开会、学习都还用傈僳语发言和交流。如果在县里开劳模会,或开比较大的会议,都要用傈僳语。

1954年夏末初秋,怒江地区下了一场大雨,怒江两个岸的村民都不同程度地遭受了灾害。当天气稍好的时候,州长裴阿庆和怒江州边工委书记(边疆民族工作委员会书记)王振华不约而同地来到了广场主席台背后的小山包上,向怒江两岸查看灾情。州长裴阿庆(据说,时任州长的裴阿庆是不会汉语的,所以,他所到之处,都必须经常带着汉语翻译)远望着由北南下的涛涛江水,深情地说:“王书记啊,腾挂念哈斯约怒目奶义待尼干它,尼玛里阿克德,阿克干齐嘛…”(傈僳语:站在这个小山包上,看我们的怒江水,心情也相当激动啊)。听了州长裴阿庆的一席话,王振华书记就提议在这个小山包上修建亭子,还亲自题名为“望江亭”。

望江亭用五根直径约30公分的铁杉圆柱子作支柱,亭子形状为五角形。亭子内径为5米,柱子高5米,每根柱子都雕刻有一条龙,亭子的天花板上画有五只嬉戏的凤凰。入口设在亭子的南面。亭子顶部安放了直径约80公分的五角星,亭子的五个角上都雕塑有一只顺时针展翅飞翔的鸽子,象征着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五个县的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五星照耀下,扬眉吐气,龙飞凤舞,团结和睦,辛勤耕耘,共同建设祖国的边疆,幸福生活蒸蒸日上。

人们在望江亭向四周了望,总觉得心旷神怡,并时时豪情满怀。文革时期为了“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拆除了望江亭,修建了“忠”字台,而后来又把“忠”字台拆除了,建了三层楼高的八角楼。

据说是由于地质问题,县城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泥石流,为了国家的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1986年国务院下令撤销了碧江县制,国家机关干部一分为二,一部分划到了福贡县,一部分划到泸水县,大部分居民也被动员搬迁到了其它地方,只有少数土生土长的居民,继续留在了这里。历经百年的老县城,就这样从地图上消失了,只有在上海市虹口区的一条街道以碧江县名被命名为“碧江街”从中还看到“碧江”二字外,很难在其它地方见到“碧江”二字了。

然而,“碧江”这个字眼不仅仅是一座已经废弃的小县城,对于在碧江生活过、工作过的人们来说,碧江就是一段令人刻骨铭心、百感交集的历史,碧江就是一首记忆深处永远回响的歌。

去年,有一位70多岁在原碧江县城工作过的老同志,患上了不治之症,临终前,还一再要求儿子带他到原碧江县城旧址走一走,看一看。后来由于病情恶化,这位老革命、老同志未能实现最后的“碧江之行”,遗憾地离开了人间。许多在怒江工作过的老同志,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喜欢到县城旧址走一走,站在望江亭上看一看怒江两岸的山水风貌,回顾自己年青时生活过的地方。

 物换星移,光阴如梭。如今,碧江县城旧址成了一个旅游景点,加上原碧江县是“三江并流”怒江片区的中心地段,而怒江两岸的碧罗雪山、高黎贡山又是“物种基因库”、“世界自然地质博物馆”,中外游人来到这里,在三纵三横“田”字型的街道漫步游走,感受当年的县城风貌,回味当年的小城故事;站在望江亭的旧址—八角缕上,了望怒江的山山水水,观赏怒江的美丽风光,领略令人神往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大观园。

作者:和富才

 

阅读次数:9642
发表评论:
现在有 3 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标    题: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 看不清楚,换个图片
           查看所有评论     
 
 上一篇文章:激流天堑一线连——怒江溜索漫谈
 下一篇文章:怒族“等魂”习俗的由来
文章搜索
关键字:
天气预报
怒族歌曲-怒族服饰-怒族舞蹈-怒族节日-怒族酒歌-怒族文化-怒族研究-怒族自治县-飞来石-怒族乡-怒语-路怒族-怒族仙女节-怒族图片-哦得得-怒江
copyright © 2007 Nuzuinfo.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怒族人民信息港 ·版权所有
公司地址:怒江州福贡县民族生态园哦得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3988626976  传真: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邮箱: odede@qq.com   滇ICP备08001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