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怒族调查  >>>   谈谈怒族的教育和体育
谈谈怒族的教育和体育
本文由 怒族人民信息港 发表    来源:怒族人民信息港    2008/3/22 21:05:58  
 

谈谈怒族的教育和体育

和光益

第一节  教育

    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解放前,在怒族地区由于社会发展缓慢.教育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并且长期处于刻木结绳记事的落后状况。民国时期.国民党设治局也曾在怒族地区先后开办过各种学堂.以此来发展边地教育事业。改变面貌,但当地学生还要交“学粮”、“学款”,很多学生凶家庭贫困.生活清苦等多种原凶而辍学回家.初识文化的人很不多。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关怀怒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把培养人才列为振兴边疆民族经济的主要条件之一,在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扶持和帮助.从内地派来大批的人民教师,帮助民族地区开办学校.积极发展民族教育。在稳步发展小学基本教育的同时,开办各种中学.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改革、调整,使怒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怒族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不断提高。

    1998年底.全州共办有各类学校1250所,在校生总计达79150(少数民族学生占90%以上),其中:中等专业技术学校2所,在校生1315(少数民族学生1281人,占在校生总数的974);普通中学26所,在校生达15199(少数民族学生13823人。占校生总数的9094);职业中学3所,在校生198人;小学1197所,在校生57629(少数民族学生占53528人,占在校生总数的9288);幼儿园2l所,在园儿童4475(农村学前班儿童占1877);特殊教育学校l所,32人。

    解放近五十年.党和人民为怒族地区培养出很多大中专学生和初高中学生.在各行各业,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教卫生以及党政部门和事业岗位上都有怒族的知识分子。终于告别了昔日“做事凭

刻木结绳记事”的年代.成为一批批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为建设社会主义边疆,振兴怒江经济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二、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怒族地区地处边陲.由于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长期与内地隔绝,经济文化的交流十分困难,加之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因此,在怒族教育中.教育思想尚未形成为理论体系。它还处于启蒙阶段。

    怒族在进行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一般都以古规、古理为准则。沿袭前辈人定下的各种规矩和传统的教育方式,并以此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言行,同时对婚姻、丧葬、建筑、服饰、节庆等方面白上而下形成的习俗鄙不能轻易改动。但是,在怒族传统教育中,也拥有内容丰富而十分广泛的领域.它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婚姻、家庭、生产技能、饮食、住行、械斗天文历法、文化、工艺、建筑以及社交伦理道德等各个领域都形成了一套善于用前辈人的思想、古理古规.能够有理有据.以理服人地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从而使民族民间的教育思想得到了充实和发展。

    在上述各种形式的教育中,某些已形成具有一定的制度规范和舆论处罚的性质。如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播、生产劳动、生育繁衍、宗教知识的传授等等,都通过一定的方式得以体现,有些教育还通过集中氏族、家庭成员对那些违反社会公德、违背族规以及家族的声誉.有损于民族形象的人除进行必要教育外.还要在全社会以公众舆论形式进行教育.严重的还得进行一些必要的体罚。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怒族的教育思想除保持原有民间的传统教育外.在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上都具有鲜明的时代内容,同时教育制度也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如今在怒族地区进行的各种教育包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国家法律法规的教育.村规民约的制定,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以及各种科技知识的普及应用和推广等等,都是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在怒族教育中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三、教育的类型和特点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怒族教育中的主要形式.也是教育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种类繁多.内容也十分广泛而丰富。在诸多的教育中,把口头教育与实地教育。传播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家庭教育。

这些教育包括了生产的、社会的、婚姻家庭、衣食住行、卫生、文化生活、历法以及社交礼仪道德等方面,丰富了家庭教育的内容及教育思想。

  l、生产技能方面

  主要传授简单生产T具包括刀、锄、斧、犁头、犁架、木器家具的加工,制陶、毒箭、毒药的配制和使用,犁田、犁地,籽种的选择、播种和田问管理,粮食的储藏保管.家禽家畜的驯养和管理,割漆蜡、养蜂、取蜂、制蜂蜡的技术,各种兽性的识别、捕捞、打猎下

扣,种类繁多的竹器编织、织布、织麻、衣服的裁剪缝纫,阉割、解剖(含猪、鸡、牛、羊以及野外动物)等等技术。

  2、社会类方面

  主要进行一些图腾崇拜、氏族名称、氏族习惯法、家谱家史、民族史的教育。基督教传人怒江地区后,还要进行一些宗教信仰知识方面的传授。至今,在一部分中老年人中还能熟练地拼读写老傈僳文。

  3、社交礼仪、伦理道德方面

  主要是教育子女为人处事方面要正直.接人待物要热情、礼貌、不偷、不抢、不拣,要勤奋、不偷懒.要依靠自己的双手勤俭持家,艰苦朴素,不占别人的便宜,不依靠别人为生等方面的教育,提倡道德的价值高于生命的价值.主张品格之美高于外表和形式的美。同时进行在族与族之间。村寨之间互相帮助,平等团结,互相学习,互相依存,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的教育。因此,在怒族社会里,至今还保持着尊老爱幼、互相帮助、团结友爱以及“路不拾遗”的传统美德,如果谁不尊重老人.谁用偷、摸、抢等不道德的行为损害民族形象,便会遭到全民族甚至全社会的强烈反对和谴责。

  4、家庭婚姻方面的教育

  主要进行择偶的标准和条件、夫妻平等、纯真的爱情与崇高的义务、养儿育女.提倡在家庭中建立和睦、亲密、自尊、自立、自爱的教育。值得一提的是在怒族婚姻家庭中。由于夫妻受这方面的教育和思想

修养,因家庭纠纷不和睦等导致离婚的现象极少。

  5、医药卫生方面

主要传授一些简单的草药、药理知识和一般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应急措施以及一些简单的生理常识、保健以及接生等方面的知识。至今,存怒族居住的很多乡村,妇女分娩时,除特殊情况下,一般都不到医院临产,而是由村中熟悉这方面的妇女来接生。

    6、饮食方面

    主要传授一些简单的烹调技术、仪器的加工、各种植物、野菜、野生食用菌、毒菌的识别和采集加工以及腌制品的制作,如豆食、麻子豆腐、腌菜、豆芽、磨芋菜的加工等等,核桃油、漆籽油的提炼,酒类的酿制技术等等。怒族人能制作加工出香味浓郁具有民族风味的“霞拉”,可口香甜的包谷砂稀饭、养米砂、肉伴饭、琵琶肉、咕嘟饭、漆油茶、漆油炖鸡、杵酒等风味食品,都是一代一代流传下来.有些已打入了市场。

    7、文化、工艺方面的传授

    主要进行家谱、家史、民间传说、故事、民族、诗歌、谚语、谜语、童话、各种祭祀、忌禁、音乐、舞蹈、乐器的制作方法,工艺、建筑以及天文历法、习惯法等方面的传授和教育。有关家谱家史方面的传授.至今在原碧江县匹河乡一带的怒族老人还能背诵出64代的家谱,讲述本民族的源流和家史,众多的怒族人还能讲述那种神奇、优美而娓娓动听的各种神话传说和故事,这些丰富的民间文学已成为祖国民族文化的宝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种文化科学知识的普及.在怒族的家庭教育方面义注入了新的内容.如进行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教育,遵纪守法、勤俭持家的教育和科学技术的传授、宣传等等.使家庭教育的内容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社会教育

    怒族除家庭教育外,还充分利用各种劳动场地,利用节日、农闲及办婚丧事等集会,开展一些社会教育。教育的内容和种类也繁多.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1、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教育

    主要是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使其受教育者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自己的家乡.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激发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家乡的热情和积极性。

    2、婚姻恋爱家庭方面的教育

    主要以宣传婚姻法为主,进行基本国策和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以及恋爱观、人生观的教育。

3、文化方面的教育

    主要进行唱山歌、情歌、音乐、舞蹈的传授以及体育娱乐活动,利用各种场合.组织青少年或民间艺人参加文体活动,传授一些民间流传的优秀文化遗产。这里值得提出的是,在怒族社会里,各种文化的传播都是人们用口头的形式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如有关舞蹈方面的传授更令人称赞,仅民间古朴的舞蹈就有120多种,有些舞蹈和音乐至今广为流传。解放后.本民族有了专门从事音乐舞蹈工作的艺术人才。为一些民间舞蹈和音乐注入了新的内容,重登艺术舞台。

    4、各种礼仪、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

    主要进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道德风尚、互敬互爱、尊老爱幼、互助团结、平等待人的传统美德教育。

  5、社会方面的教育

  主要是宣传党的自爱、自信、自强和有信仰宗教自由和不信仰宗教政策的教育,宣传家史、村史、民族史、习惯法,使其后人懂得自己的村史、家史和民族史。

    6、科技和生产技能方面的教育

    主要对一些生产上的技术和难度较大的则集中一些人进行短期培训和学习,宣传科普,使其受训人掌握一般的生产技术。例如,怒族的竹器编织技术、工艺等等,至今还受到各族群众的青睐。

    怒族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父母对儿女、长辈对下辈、氏族与氏族、民族与民族之间教育是非常重视、传授和教育的,并且是严肃认真、常抓不懈的。但由于怒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在进行种种

教育时.只能依靠口头传授和教育,而没有书面的依据和理论,因此,怒族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l、循古与沿袭

    无论进行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都带有启发性。这种教育往往从一些古规、古理来启发教育,如社会公德的教育,让受教育者服从古理古规和前辈立下的习俗,因而带有循古、沿袭的特

点。

    2、盲目与片面性

    在诸种教育中,还没有上升到理性教育,只是在感性、直观的认识上,以自己的认识和伦理标准来实现教育的目的.而且教育方法也简单和一般化,常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3、威胁与体罚

    谁违背社会公德,古理、古规,就要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威胁甚至体罚,以此来达到惩罚那些逆轨、屡教不改的人,以绝对服从历史上已形成的古理、古规.如怒族社会中不成文的习惯法就是对受教育者

进行威胁和体罚的一种教育方法和形式。

    4、家庭成员的权利与义务

    在怒族社会里,除在生产生活以及待遇上有平等享受的权利外.还有权教育传授整个家庭、氏族、民族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对生产技能、社交礼仪、社会公德、家庭婚姻、饮食、文化、艺术、工艺等方面,都是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不分男女老幼、先生后生.谁有技术和经验,谁都有传授、教育给后代、氏族、家族以及整个民族的权利和义务,而且这种传授和教育是毫无保留的,是家族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在怒族地区有70多年的历史,但发展相当缓慢。创办教育最早的是1913年,兰坪富川人(今石登乡)的崔振声就在碧江县知子罗开办了第一所汉语学堂,并派出30多名怒族、傈僳族学汉语汉文。随后在1931年和1948年期间国民党设治局先后在碧江、福贡、贡山、泸水边四县以及兰坪县建立了省立小学、汉语学校、简易师范,并直接管理教育工作,同时还拿出部分公款把当地民族生送到内地师

范学校干训班学习,但当地群众把受教育视为对国民党服兵役一样,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读书,他们宁愿出几十块大洋邀约几个人,雇请其他民族的孩子送到学校顶替其子女上学,加之语言不通,生活贫寒.学习跟不上等多种原因,除少数坚持学习完,多数学生中途辍学回家。因此,国民党时期,怒族中识文化的不足10人。

    解放后,学校教育遍及怒族地区的村村寨寨,村社有小学完小.乡镇办起了食宿学校,州县办有各种专业学校和普通中学以及各种职业技术学校、夜校、扫盲学校,使学校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广大怒族的适龄儿童享受着全民教育。由于怒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受环境、生产、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限制和约束,教育远远落后于先进民族地区,学校的布局基本上分布在偏僻的半山腰和高寒山区,教师的文化素质与教学还很不相适应.绝大多数民族生不懂汉语,给直接受教育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多数地区至今群众的生活还很贫困,设有解决温饱,群众负担过重.使部分学生思想压力大,停学或辍学的现象还相

当突出.不同程度地制约了教育的发展。

    四、著名教育家

    历史上怒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是一种遗憾,也没有人用文字去总结前人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进行各种教育的思想和经验,并吸取和发展民族教育中的精华。因此,在解放前怒族地区还没有出现著

名教育家.但作为以口头传授的民间民族教育则很普遍。解放后,怒族教育工作者如雨后春笋,不断发展壮大。现在,怒族不仅有自己的小学、中学教师,还有了本民族的助理讲师、讲师、高级讲师和小学的高级教师,主要知名的有:

    窦桂生,男,云南省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老母登村人.现年75岁。毕业于国立丽江师范学校,曾先后在碧江县省立小学、碧江县老母登小学从事教育工作,曾任州政协常委。并先后参加过中央民族学院研究怒语、傈僳语和云南省的社会历史调查、云南边疆少数民族社会规划会的工作。发表过有关民俗、历史、文教等方面的文章。

    和志祥.男,云南省原碧江县匹河乡果科村人,现年56岁,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中文系,随后在云南民族学院任教。

    李郁文,男,副主编。云南省兰坪县人,现年60岁.初师文化,曾任兰坪县兔峨学区小学高级教师,学区工会副主席等职。

第二节    

    一、体育的产生和发展

    体育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娱乐的需要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作为以娱乐为主的怒族民间体育活动已有悠久的历史,它的产生和发展.对促进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以及改善人民群众的体质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怒族民间体育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仅流传的民间体育活动就有30多种,至今大部分体育项目和各种娱乐活动仍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相伴。但解放前,由于受社会历史和自然环境所限,这种体育活动只

以民间传统的喜庆节日中的民俗活动为主,仅限于民间自发组织的娱乐活动,无体育设施、体育机构和专职人员,谈不上组织比赛,作为现代竞技体育也只是在一些小学开展,但体育项目不多,没有群众性。

    解放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以及文化、经济交流的扩大,一些新的体育项目也逐步传人怒江,从而大大推动和促进了怒族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现在。州县都建立健全了体育机构,并相应地配备了专职人员.学校开设体育课,县乡和学校、单位都组织了业余球队等等,有一些乡村普遍增加了体育活动场地.举办体育集训和各种类型的民间体育运动会。同时.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州县还成立了老年人体育协会,邮电、商业、中专系统的体育协会以及篮球、武术、棋牌、门球、田径等单项体育协会。体育设施逐年增多,到1994年止。全州由解放初期的一块土篮球场增加到182块,其中灯光球场3块、混泥地球场64块、各种体育场地250块,其中有2个跑道田径场,填补了州境内无田径场的空白,同时还有综合训练房、10个组合训练器、2个健身房、跳台游泳池以及新的能容纳万人观众的六库看台球场。这些体育设施.为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在开展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同时,还普遍开展了篮球、乒乓球、拔河、射击、射弩、田径、象棋等体育活动.一些民间体育例如,射弩、过溜、荡秋千、爬竹竿、打陀螺等已列入体育竞技项目,从而丰富了民间体育运动。在诸多的体育项目比赛中,有些体育项目还参加了全国和省州举办的运动会,并获奖,有的体育项目已达标。

    二、体育运动的类型和特点

    怒族的民间体育运动以及各种娱乐活动种类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射弩

    在进行射弩比赛时,由一方将竹箭或粑粑、肉片等作为靶放在离射弩地点十几米远的地方,参赛人用各自精致的弩弓进行射击,谁射中目标,谁就为胜者,若没有击中目标,竹箭、肉片、粑粑便属于订靶者所有。

    ()秋千

    怒族荡秋千有两种:一种是“悬式秋千”,这种秋千要选用两根长短粗细对称的麻绳或树藤、篾绳系在树叉上.下端拴一块木板,荡秋人一般限l2人,站于木板上,用脚用力登,谁能将秋千荡至计有目标的位置.谁就是胜利者。另一种秋千叫“转转秋”,这种“转转秋”要选用约8长的栗树叉叉插在地上加以固定.然后用一根粗圆木,两边各钻4个孔,使每孔穿一根小圆木,形成“X”用绳子把两个顶端连起来,呈大圆形。在每根横圆木上拴上秋千,并将秋千架在两根树桩上,用食油适当涂于两根树桩叉和横挡圆木的两端,玩秋千时,人数限48人,男女不限。

    ()摔跤

    摔跤是怒族男女青年喜爱的一种民间体育活动.摔跤活动的条件是年龄要相称,男对男,女对女,人数不限,单人对单人或双人对双人,也有一人对三人.男对女也可以,但体质要相当。怒族摔跤有两种:一种是双方靠近,另一只手各自抱住对方的腰部,另一只手曳住颈部.摔跤开始时.两个人便用力相互摔跤,直到将一方摔倒在地上使对方翻不了身为止;一种是摔跤时双方要相持一定的距离,并作好摔跤姿式,当摔跤开始时,双方迅速冲向对方.曳住对方的腰部、颈部或拉住手,但不能抱腿或拉脚,如抱住一方的腿和脚者视为犯规。摔跤场地一般选择在谷场或草地。

    ()打陀螺

    打陀螺是怒族男青少年喜欢的娱乐活动,陀螺分大、小型两种。做陀螺时,要选用硬木质,如栗树、梨树、松树节子部分,削制陀螺时要光滑、美观,上下要对称。陀螺嘴一般用小铁钉固定,若无网钉则可将陀螺下端削成箭头形,以便固定旋转。然后在嘴上用一根长的小麻绳绕住。比赛打陀螺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参赛的人把各自的陀螺用一定的技巧打在此滑的木板或平地上,看谁的陀螺旋转的时间长,谁胜谁负主要以陀螺旋转的长短时间来确定。另一种比赛方法是在平地上面好圆圈,参赛人手执陀螺.并打好绳子的一头用力将陀螺甩到划定的圈内,让其旋转,如果陀螺旋转完毕而没有跳出圈时,就由输方将陀螺放置在圆圈内,由陀螺旋转后跳出圈外的胜方任其打击圈内的陀螺.把一方的陀螺打得遍体鳞伤.直到把圈内的陀螺打出圈外为止,比赛才告结束,这种比赛人数和地点时间都不限,随时随地均可进行,很有乐趣。

    (五)走高跷

    即把带有叉又的树砍来加工削滑,长度与身高相等,叉叉到地面的距离15公分20公分,叉叉的底面要削平。赛前要选好终点,然后由数人走高跷.谁先走到终点,谁就是走高跷的胜利者。还有一种比赛方法就是走高跷的人相互碰撞,输者以从高跷上不能行走使脚落地为准。这种赛法人数不限.男女也可以参加,但体力和年龄要相一致.不能悬殊过大。

  ()打竹筒“电话”

  打竹筒“电话”是怒族青少年儿童喜欢娱乐的活动项目之一。竹筒“电话”就是将约5公分粗的竹筒去掉节子后砍成约10公分长的两节竹筒,一头蒙上很薄的皮子(一般用猪水泡)以作耳机用,然后用3050多米长的细麻线穿在鼓膜中间加以固定并绕在竹筒上;一头用于发话用。打“电话”时.由两个人各执一个竹筒,并把绕好的麻线轻轻松开拉直(不拉断为止),一个人从一头发话时.另一个将竹筒耳机紧贴耳朵听一方说话,待一方说完后.另一方给对方发话。怒族的这种竹筒“电话”均可存50以内可使对方所发话声音听得清楚。

    (七)打核桃

    这也是一种娱乐活动,有两种打法:一种是在平地上挖个小坑.在离坑不远处画好界线,然后把各自的核桃按照一定的次序或在以划拳来确定名次投到坑内.谁投不到坑内,谁就向投到坑内的一方输一个

核桃。另一种是在一块平地上画个大圆圈,凡参赛的人都要出数量相等的核桃置于圈内.划拳争得名次后站在线外.用已挑选好的较大的一个核桃轮流打圈内的核桃.谁把圈内的核桃打出的数量多.谁就是胜利者。以上两种娱乐活动不受人数、地点、时间和男女限制,只要喜欢玩的均可参加。

  (八)下“母猪棋”

  即在一块平地上挖出两排小圆坑坑,一边打五个坑.坑与坑之间的距离相等,并与对面的坑对齐.然后在每个坑里放好五颗小石子,由两个人轮流走石子。走时,将其中一个坑内的石子全部拿在手上(不能拿对方坑内的石子),要把手上的石子一个一个地放在坑内,只限一个石子放存一个坑,直到把手上的石子放完,再抓出坑里的全部石子继续放完。

如果出现一个空坑,就把空坑旁边的石子集中起来归自己.再接着旁边石子继续走.如已出现两个空坑坑时,便取消一方走石子的资格,就由对方走石子.直到两个人按照上述走石子的规则将坑内的石子拿完,并出现空坑为止,谁将空坑子的石子拿的最多.谁就是胜利者,这时输方就再没有资格走“母猪棋”,便由另一个人来与胜者一方进行赛走。这种玩法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灵活性,它多见于青少年儿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是农村中经常开展的娱乐项目之一。

    (九)顶杆

    用一根光滑而不易折断的粗细均匀的竹竿或木头作顶杆。参加顶杆的人不分男女,人数不限,有单对单,双对双或一个对数人。顶杆时。各于两边,左脚或右脚向前跨出半步,不能有任何辅助物,顶杆开始时,双手紧握住顶杆的一端用力向前顶,以顶得一方退倒为胜。

    (十)抛石子

    即将已备发的石子(数量可多可少),放在手上往上抛到一定高度,迅速用翻过来的手将石子接住.再翻过正面手心接住石子.然后抛一石子把掉在地上的石子捡起来.捡时不能震动另一石子.直到把地上的石子捡完为止,谁捡的石子多.谁就是抛石子的胜利者。这种玩法不受人数限制,只要有空,可随时娱乐。

  (十一)丢石子

  参赛人选好数块圆扇形的小石子,一个接一个地甩,以甩得最远者为胜。这种甩石子赛可以是从高处甩到低处。也可以从低处甩到高处或从江此岸甩到江彼岸.没有严格的规定。

  (十二)跳高

  即将砍来的鲜竹破开削滑两头,削尖后埋入土加固.高度与胸部一致,谁跳过竹圈顶端谁就是胜利者。

  (十三)爬竹竿

  备一棵约10长的粗壮竹竿削去节子后涂上食油.一头系在树上,另一头埋入地里加固。比赛爬杆时必须赤脚.谁爬到顶点为胜利者。爬杆比赛一般存春节或农闲时举行,规模亦可大可小。

   (十四)踢脚

    参加这种踢脚比赛,不受人数限制,有单对单,双对双的.也有一个对几个的,但双方年龄和体质要基本一致。踢脚时,双方不得以手或其他东西为辅助.全靠脚的力量和技巧。踢脚时,除禁止踢生殖器有关部位外,其他身体部位任你踢。如一方不能抵挡对方而退步则视为输了.如双方都相持不下直到精疲力尽便不分胜负。

  (十五)摆摆脚

  参加这种活动的人不分男女,人数可多可少,但年龄或体质基本一致,可以是一个对一个,单人对双人或者以相等人数分组进行。比赛时,右脚往后钩并用右手抓稳.左脚跳跃,由参赛人向终点争夺阵地.谁先到达指定点.准就是胜利者。还有一种比赛法就是双方在已划定的圈圈内相互撞击对方身体的任何部位,如果一方凶抵不过而越出圈外便视为输。

    (十六)斗角

    这种斗角有两种:一种是头对头;另一种是肩对肩。两种斗角姿式相同。斗角时,两手着地弯腰,肘关节略弯曲,头对头或肩对肩使劲往前顶,顶到一方倒退几步为止。斗角时,掌心或脚趾不得用其他东西为辅助物。

    (十七)竹管水枪

    砍一根长约3035公分,粗约45公分长的竹子,一头去节子削平.另一头节子留好,并钻开一个小眼,然后削一根小圆木条,一头用布裹好并用麻绳系好.以作活塞用。玩水枪时,将竹管里的水抽满后用力推出去。参加打水枪仗时,人数不限,单对单,也可以是单对数人。如打水仗中谁不能抵挡对方的袭击.步步倒退而衣服淋湿,则视为输家。另一种赛法是参赛的人把各人的竹管水枪抽满水后,用力推到指定的地点,看谁的水枪打得远。参加这种娱乐的人一般是少年儿童较多。

  (十八)叭叭枪

  怒族玩叭叭枪有两种:一种是单发式叭叭枪;另一种是联发式叭叭枪。单发式叭叭枪就是砍一根粗细约1公分长的竹子,然后砍成约20公分(金竹或龙竹尾部也可以)。两头节子去掉后,削一根略比竹管细的圆竹条作冲杆,玩叭叭枪时,在竹管里放一粒野果籽(野白腊树果),后用力把冲杆推山去,顿时.竹管内跳出的果籽会叭叭作响。联发式叭叭枪,即在已砍好的小竹管中间凿开一小节,然后砍一节直径约4公分5公分粗的竹筒,竹筒高度约6公分,底部凿开洞后套存小竹管中间并固定好,然后将果籽放上并盖好盖子。打时左手握住竹管,用右手用力推冲杆.这时打fH的果籽弹犹如机关扫射一样叭叭地连续作响。比赛打叭叭枪时,人数不限,如果一方能把对手打得抵挡不住而步步后退,便是胜利者。

   (十九)过溜

    怒族传统体育项目,流行于怒江州境内。参赛人各自备好溜板,用麻绳系在腰上,由江的一头过到对岸.按规定的时问内.谁先过到对岸,谁就是过溜的胜利者。溜赛男女均可参加,但一般要求体质要好,并有一定的滑溜技巧和胆量,若无具备这些条件,很难渡溜。过溜赛活动一般在春节举行。

    (二十)划猪槽船

    猪槽船是用大树干刳空成槽的一种独木船,参赛人坐在船上,用浆或双手由江一头划向对岸,以划到终点取名次,一个猪槽船只限l2人,这种划船赛,多数是居住在江边一带的进行。

    (二十一)甩麻杆

    由参赛人备好一捆麻杆,选择适合的地点。参加的人站在坡台上,右手持麻杆,左脚向前中跨半步,按顺序将麻杆从高处往下甩,以甩到最远者为胜。这种甩麻杆人数及地点均不限,原参加者均可报名,但一般按年龄组进行。

    (二十二)跳绳

    一般用篾条或树藤、麻绳取代。篾绳是取一定长度的篾条削滑后用两只手握住两头,从头顶绕过再进行踏跳。有三种比赛方法:一是参赛人在原地踏跳.以时间长短或次数多少来决定胜负。二是划定目标,参赛人在原地待命,由裁判一声令下后往前跳.以到达终点的先后取定名次。再一种是轮流跳绳。即由两人拉开绳子,在原地甩成大弧形,由数人进入绳子中间踏跳,若脚或其他身体部位碰绳而不

能踏跳,则视为输者。

    (二十三)爬绳

    用较粗的绳子或藤篾条系在大树的、丫枝上,参赛人必须用两只手握住绳子,两只脚垂直用力往上爬.以爬到终点为胜。

    (二十四)老鹰抓小鸡

    怒族青少年最喜欢玩的游戏之一。由一个扮“老鹰”,一人扮“母鸡”,其余人扮“小鸡”。玩时,扮“小鸡”的人一个接一个地紧紧拉住“母鸡”的尾巴,“母鸡”要随时伸开双手,机灵地前后跑动,想尽办法保护自己的“小鸡”,“小鸡”也随“母鸡”来回躲开。老鹰则想方设法冲破阻力,从最末尾的“小鸡”一个一个地捉起来,直到把“小鸡”抓完为止。玩这种游戏,不受人数,男女以及时间地点限制,随时可以开展活动。

    (二十五)打石头靶

    即在地上竖一块石板()为靶,由参赛人各持相等数量的石头,按顺序击之,谁击中目标的次数多.谁便是打靶的胜利者。打石头靶,距离可远可近,人数、时间、地点也没有严格限制,是随时可以开展

的一项体育活动之一。这种打靶活动一般在男青少年中较为广泛。

    (二十六)捉迷藏

    怒族青少年娱乐项目之一。玩时,参加人分甲乙两组.轮流进行。一方各自找好自己的藏身之地躲藏起来,另一方按规定的时间一个一个地寻找,直到把对方的人抓住,若抓不到,便视为输者。然后再进

行第二轮。这种游戏一般在晚上进行,如在白天进行.使用布条蒙住眼睛去捉对方,若揭开布条即使抓到也不算数.只以败为论。

    (二十七)梭坡赛

    取两根较粗、长短一致的龙竹(l米、宽2),在龙竹下端凿开两洞,用一根木棒把两根龙竹穿通加固.两边各留5寸作脚踏板。赛场要选择在较平滑的坡台上.参赛时,各人坐在两根龙竹上,两手除扶住龙竹边沿外,不能以其他作辅助物,而是全凭用脚蹬,然后由高处往下梭,谁先梭到指定点,谁便是梭坡赛的优胜者。参加这种梭坡的人,必须具有一定的胆量和技巧,但人数不限,一般在春节时开展此项活动。

    (二十八)拔河

    即在平地上画一条线为界,由参赛人将绳子系在颈或腰上转身后,双手扒在地上,左脚或右脚向前跨出一步成弓形,等裁判一声令下时,各人便向相反的方向用力拉,以拉出线外来取定名次。参加这种

拔河,以年龄组进行,体力相当,男女不限。

  (二十九)双手走路

  这是一项技能的竞赛项目。这种双手走路就是把身体倒立起来,头朝地.双脚朝天并弯曲,然后靠双手在地上行走,向指定点前进,此项活动一般在男性青年中进行。

   (三十)‘偷鸟蛋”

    这是怒族民间的娱乐或体育项目。即在地上画上大圆圈.圈内放置三个小石头,由一个进圈内后,两手扒在地上,两脚伸开,紧紧守住三个“鸟蛋”,其余数人抢“三个蛋”,如守蛋人踢不到偷蛋者而抓到石头.则视为守蛋人输;如踢到偷蛋者,但偷蛋人偷着蛋。则视为偷蛋人输。

    (三十一)“日姆达”

    贡山怒语,即猜猜调,是怒族娱乐活动项目。主要流行于贡山县境内。其方法是不论男女,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如戒指、耳环、包谷籽、火柴棒等打上各自的记号,凑齐后交给一人管理,然后由管理实物的人将上述东西混合在一起,两手合拢摇几下后,每次取出其中一物,叫会猜调的人唱,然后再由其他人或唱猜调人解释歌词内容,得出什么结论,各人去认自己的东西。算准算不准,由各人去判断,若判准了,就不再进行猜猜调,判不准了,还要重新算,连续进行三次都算不准,则取消资格。这种“日姆达”活动,只在晚上进行,男女不限。

    (三十二)打棉球

    怒族地区最早进行娱乐活动和体育比赛项目之一。这种棉球是用一定数量的棉花裹成小团,用麻线交叉绕紧做成的。如没有棉花,则用篾球取代,即用剥好的篾片去除粗糙部分按不同大小编制成球形。球圈以篾条()代替,固定在树桩、木板或篱笆上。赛球时各队人数相等,并按比赛规则进行,谁投到圈内的次数多,谁就是这场打棉球或篾球赛的优胜者。现在进行球类比赛已不再使用棉球或篾球,而是用皮球代替。

    (三十三)转杆

    怒族男青年体育项目和娱乐活动。即备一根约15的小木棒或竹竿将竹竿触地,两手扶住竹竿下端。两脚略分开,然后从杆杆上面转体360度翻回到原来的位置,转身时,不能移动杆杆,同时身体不能落地.如竹竿被移动,即使身体转回原来的位置也为输。这种转杆有一定的难度,参赛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技能和体力。

  (三十四)跷跷板

  怒族青少年娱乐项目,即把带有叉叉的木桩竖在地上加固,或支一根枕木,用木板或木头搭放在树又中间.两头坐人,一头压下,一头跷起,反复进行。玩这种跷跷板,人数相等,体重要相当。

  (三十五)鸡毛毽

  又称“踢毽子”。是怒族男女青少年娱乐的项目之一。毽子一般用鸡毛、碎布做成,即用麻线把鸡毛或碎布系在金属铜币或扁圆形的石子上留出一端。参加人数不限,可一人白踢,两人对踢着玩,也可以

多人参赛。比赛时,以踢的次数和时间长短决定名次.踢这种毽子,其运动量和难度也大,具有一定的技巧。

  (三十六)跳虎背

  怒族男孩模仿老虎跳跃动作而开展的一项活动,流行于怒江境内。玩时,一人当“老虎”,弯腰双手着地,其余的人依次向虎背越过。一轮过后,又将虎背抬高.跳不过者作“老虎”,反复进行。

    怒族的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和娱乐活动不受人数及高难度技巧的具体限制,只是用一个或几个简单动作便能掌握和学会的、人人可参加的并在群众中容易开展的体育项目。同时这种民间体育活动不受地形、场地、时间的限制,所需要的体育设备可就地取材,灵活机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所进行的体育娱乐活动,可以是逢年过节,也可以在农忙农闲或田边地角举行,凶而具有浓厚的地方特点、民族特点和群众性。

    三、著名体育家

    怒族由于诸多的历史原因,至今虽然没有一个著名的体育家,但在体育战线上怒族也有了自己的体育教师和教练,有的还在高等院校从事体育教学工作。他们在体育事业上发挥一技之长,除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体育和现代体育事业外,还默默无闻地为培育下一代,为全民族的体育事业积极作贡献。怒族体育新秀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在职干部丰胜光同志在19868月参加在新疆召开的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分别获得了男子立姿射弩第二名和男子跪姿射弩第一名,夺得了一枚金牌和一枚银牌。此外,在19917月参加在昆明召开的云南省少数民族第三届射弩锦标赛中又获得了男子立姿第三名,男子跪姿第七名,男子全能第三名,为怒江人民争得了荣誉。

阅读次数:24854
发表评论:
现在有 1 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标    题: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 看不清楚,换个图片
           查看所有评论     
 
 上一篇文章:怒族学会领导为怒族人民信息港提词
 下一篇文章:怒族人概况
文章搜索
关键字:
天气预报
怒族歌曲-怒族服饰-怒族舞蹈-怒族节日-怒族酒歌-怒族文化-怒族研究-怒族自治县-飞来石-怒族乡-怒语-路怒族-怒族仙女节-怒族图片-哦得得-怒江
copyright © 2007 Nuzuinfo.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怒族人民信息港 ·版权所有
公司地址:怒江州福贡县民族生态园哦得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3988626976  传真: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邮箱: odede@qq.com   滇ICP备08001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