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怒族研究  >>>   怒族有影响的文化人物
怒族有影响的文化人物
本文由 怒族人民信息港 发表    来源:怒族人民信息港    2014/10/11 12:10:05  
第十一章  怒族有影响的文化人物
 
第一节  古代有影响的文化人物(无)
 
第二节  近现代有影响的文化人物
 
提摩提吾(1912年—1960年),男,怒族爱国牧师。祖籍为原碧江县匹河九村罗美,生于俅江戛华村,原名叫扒阿田(怒语,意为生下来了)。1919年刚满7岁时便被送进基督教堂读书,并改名为提摩提吾,因聪慧好学,深得老师喜爱。20岁结婚成家后,又搬回原籍罗美,跟随美国基督教牧师杨思慧学经传教。两年后获得教职,1943年被封任为一区教会牧师,同年又担任了原碧江县基督教会的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宗教界代表的身份出席了1951年1月召开的原碧江县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并当选为常务委员会委员。1954年,被选送到内地参观学习,此行使他眼界大开,并受到很大的启发与教育。同年还被选为新成立的自治区政协委员。1956年又当选为自治州政协副主席。其间,他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勤勤恳恳地努力工作。但在1958年被错捕送到丽江接受劳动改造,1960年7月不幸病死在狱中。1986年12月被平反昭雪,重新恢复了政治名誉。
李兆龙(1922.12—)男,怒族,云南省兰坪县兔峨乡碧鸡岚村,高中文化,中共党员。
1936年至1939年在剑川读私塾3年;1941年8月在大理干训团学习,抗日救国;1949年3月至1950年参加地下革命工作;1951年3月被选到丽江各族代表会议、协商委员;1951年6月在云南民族学院学习,7月由院选出到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云南分团云南工作队工作;1951年12月调到云南省救灾委员会赴丽江震灾区开展工作;1952年1月回昆明工作;1952年3月调回兰坪四区做四区团结生产工作;1953年7月在兰坪土改工作队做复查工作;1954年至1955年在丽江地委党校学习;1956年至1958年调剑兰公路六大队负责,任县人委委员、怒江州政协委员;1959年至1961年在通甸做整社工作;1962年至1968年在兔峨校区任教;1971年至1980年被迫退职还乡务农;1981年2月10日复职调兔峨校区任教;1984年8月在兔峨中学任教、兔峨校区工会主席;1987年8月从兔峨中学离休。
窦桂生(1921—),男,怒族,云南省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老姆登村人。1942年毕业于国立丽江师范学校,曾先后在碧江县省立小学、碧江县老姆登小学从事教育工作,历任县政务会文教股股长、县政府和州政协副秘书、省政协联络科、州农水科副科长、州政协委员及常委。并先后参加过中央民族学院研究怒语、傈僳语以及中央、云南组织的社会历史调查、云南边疆少数民族社会规划等一系列工作。发表过有关民俗、历史、文教等方面的文章。1986年12月离休。
 
第三节  当代有影响的人物
 
李卫才(1937.3—),又名舍同,别名怒涛,男,怒族,云南省福贡县匹河怒族乡知子罗村人。怒族第一个音乐工作者。1955年5月毕业于丽江中学民族班,同年7月参加工作,次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先后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区秘书科、怒江州新华书店、福贡县新华书店、兰碧公路运输队、州文艺宣传队、州影剧院、怒江州民族歌舞团、碧江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局工作,历任副队长、会计、出纳负责人、副经理,碧江报(傈僳文版)、怒族舞蹈集成资料卷总编、县文化局副局长、政协碧江县常委、委员、文史资料组组长、县科协常委、州文联委员、音乐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云南省分会理事、会员、怒族学会理事等职。60年****始,从事音乐创作、伴奏等工作,参加过在北京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带队参加云南省边疆一线八地州的文艺汇演,曾是云南省第三届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代表。20多年来,先后创作,发表了80多首歌曲,其中,《怒江在欢唱》、《歌声飞出心窝窝》被列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外广播节目发行唱片,并列为教唱节目。1983年12月,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20首歌曲(傈僳文),本人翻译作曲17首。1998年与他人合作,出版发行了《怒苏祭祀》(内部出版),2003年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歌声飞出心窝窝》精选了56首音乐作品,著有32万字的《怒族怒苏语言资料集》(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同时,整理、发表了大量的傈僳族、怒族民间故事、民间长诗、格言、诗歌、音乐、寓言及有关民俗、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文章,其中,本人创作的舞蹈(音乐设计)《琵琶欢歌》参加云南省文艺汇演中荣获综合奖。《歌声飞出心窝窝》被评为精品。1986年12月退休,1995年10月被聘为云南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终身制)。2003年由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福贡县人民政府颁发了荣誉证书,突出贡献奖。
叶世富(1942.12—),男,怒族,云南省福贡县子里甲乡加怒村人,中共党员。1963年7月毕业于昆明民族师范学校,历任小学教师、云南省广播电台民族部傈僳语组编译、副组长。1984年调回怒江工作,任怒江报社傈僳文部副科长、部主任、副社长、编辑、党组成员、党支部书记、州人大常委会专职委员、党支部书记、民族工委副主任、怒江州广播电视局局长等职。为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云南分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谣协会会员、云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怒江州文联委员、民间艺术协会理事副理事和理事长,怒族学会理事、福贡县怒族学会副会长等职。用汉文和傈僳文长期从事文学创作。从1976年起,先后在省广播电台傈僳语节目、《云南日报》、《云南农民报》、《边疆文学》、《民族文化》、《怒江》、《怒江群艺》、《怒江报》、《怒族研究》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大量文学作品和民间文学作品以及有关民俗、宗教、诗歌、理论等方面的文章。为《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文化丛书·怒族卷》撰写怒族的民间文化和怒族的信仰文化。主编《山谷歌声》,著有诗集《飞向北京的颂歌》(单行车),《怒族习俗歌》(单行车)、《怒族民间故事》(公开出版)、《怒族独龙族民间故事》(公开出版)、《婚礼歌》(内部出版)、《甲怒良苏怒语》(内部出版)、《怒族神歌》(内部出版)。《梦想不到的事情》荣获云南省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奖,通讯《北京记者使她恢复了嗓音》获云南省好新闻二等奖,消息《山茅野菜变成金》获省优秀广播电视节目一等奖。曾多次出席参加全国少数民族首届文学创作会议和年会、云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一、二次会员代表大会,1994年度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2003年,荣获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福贡县人民政府颁发的突出贡献荣誉证书。
彭兆清(1952.7—)男,怒族,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捧当乡迪麻洛村人。怒族第一个作家,笔名里介筇保·阿图,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怒族学会副会长、怒江州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为《怒族研究》编委会副主任、主编。1969年10月参加工作,1977年9月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中医系。历任生产队会计、小学教师、中医主治医师、贡山县卫生局秘书、县政协办公室副主任(兼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县政协副主席、怒江州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州政协副主席。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相继在辽宁省“鸭绿江函授创作中心”、新疆民族文学刊授院和北京鲁迅文学院作家研修班学习文学创作,为后来的创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从开始创作以来,先后在《民族文学》、《民族作家》、《大西南文学》、《边疆文学》、《中国民族报》、《中国社会报》、《临沧文艺》、《保山文艺》、《云南日报》、《春城晚报》、《云南政协报》、《时代风采》、《云南交通报》、《自我保健报》、《芒种诗歌报》、《怒江报》、《怒江》等数十种报刊上发表了上百万字的文学作品,作品选入二十多种文集中,其中,《女“岩神”祭》入选《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经典文库·短篇小说卷》,短篇小说《啊 在那遥远的山泉小学》入选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编的国庆60周年献礼作品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短篇小说卷。出版了个人的中短篇小说集《诅咒崖》,散文集《灵性的土地》、《七彩仙境》和《流动的驿站》,短篇小说《啊 在那遥远的山泉小学》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骏马奖),还荣获《边疆文学》少数民族文学新人奖、云南省文艺创作基金奖,被授予“德艺双馨文艺家”、“云南省统一战线先进工作者”、“云南省政协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或荣誉,先后加入云南省作家协会和中国作家协,为实现怒族书面文学“零”的突破作了一定的努力。并出席了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云南省第四次文代会和云南省科协第三次代表大会。此外,先后撰写《怒族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怒族的民族关系与民族交往》、《怒族的图腾象,拜与图腾神话》、《怒族“乃热节”及其朝拜山神文化探析》等数十篇民俗等方面的文章。是全国政协第九、十、十一届委员会的委员。
李绍恩(1954.6—),男,怒族,云南省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副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及国民经济管理学、科学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领导学、中国革命史、逻辑学等学科教学工作;至力于少数民族、风俗、语言、宗教、哲学、道德、文化的研究。曾获得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文联、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福贡县人民政府表彰。为《怒江州情知识300题》、《峡谷经济论》、《中国怒族文化大观》、《怒族·若柔语言资料辑》等公开出版书籍的主编或副主编;先后担任过《怒族研究》、《怒江·人文地理》、《怒江政策研究》等期刊的主编或执行主编。为怒江州民族文史资料丛书《怒族》撰写《怒族社会组织与社会形态的变化》、为《云南怒族文化大观》撰写渊源历史、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科学技术、哲学思想、医药卫生七章;同时撰写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永恒主题》、《怒族歌谣浅析》、《略论异地开发的历史与现状》等多篇理论文章。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老干部书画诗词协会《墨香集》作序。历任兰坪中学、兰坪县委党校理论(政治课)教员;兰坪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怒江州委党校理论教研室副主任、主任、教务处主任,校党委委员;怒江州委讲师团团长,副教授;怒江州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州文明办主任;中共怒江州委副秘书长、州委办公室主任;怒江州民委主任,怒江州文联主席(2006年4月—5月赴欧洲七国作文化艺术考察学习);中共怒江州委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等。曾任中共怒江州委第五届委员,怒江州第八届人大人表。经组织安排1995年和2003年分别到云南省教育厅广东省东莞市挂职锻炼。现任中共怒江州委办公室调研员,兼任云南民族学会怒族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普利颜(1962.9—)男,怒族,云南省福贡县甲努小山村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年少时生性调皮顽劣,常被家母严教,进入学堂以后,渐渐明些事理,虽还不懂读书的重要,但因生活窘迫,自幼心怀走出大山、闯荡世界之梦想。梦想驱使,惰性渐改,学习还算刻苦,终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考入云南民族大学,圆了自己深藏多年的梦。
走出校门后,曾在多岗位锻炼。1985年7月任云南人民广播电台助理编辑记者;1989年4月任福贡县政协文史委副主任;1990年4月任福贡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主任;1996年2月任中共上帕镇党委书记;1998年3月任福贡县人民政府副县长;2000年12月任中共贡山县委副书记;2003年8月任中共福贡县委副书记;2005年2月至今任怒江州文化局(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党组书记、局长。参加工作多年,胸怀高远,立志扎实做事,但因才疏学浅、能力有限、勤奋不足,至今仍无任何建树。
酷爱民族文化,常被老祖宗的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震撼。想做一名学者,无奈此路崎岖艰难,望而生畏,实感汗颜。于心不甘,匆匆著有《福贡县地名志》、《洗麻泉恋歌》(傈僳文)、《阿娜带你游怒江》等专集;电影翻译《海市蜃楼》、纪实文学《中国远征军第九十六师途经福贡归国》;撰有《怒族原始宗教》、《怒江民族文化资源概况及文化产业发展展望》、《怒江民族文化建设构想》、《怒江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思路》等研究文章。现为云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怒江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云南省傈僳族学会会员、云南省怒族学会会员、理事。知难而行,笔耕不懈,聊以自慰。
李善荣(1966—),男,怒族,云南省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老姆登村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1990年12月入党,1984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云南省人口和计生委党组成员、副主任。1984年8月至1988年8月在福贡县子里甲乡民族完小任教,任团总支书记,少先队总辅导员、教导主任、校长。1988年9月至1991年7月在云南大学马列部政治管理专科班学习,任团支部委员。1991年8月至1991年9月在福贡县教育局任团委书记、少工委主任。1991年10月至1997年10月在中共福贡县委党校从事教学工作,任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讲师。(其间1994年9月至1996年12月在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大理学区党政管理专业本科班学习)。1997年11月至2000年6月任福贡县子里甲乡党委书记、福贡县委党校校长。2000年7月至2001年6月任中共福贡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长。2001年7月至2001年11月任福贡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2001年12月至2003年6月任共青团怒江州委书记、怒江州青联主席。2003年7月至2007年5月任贡山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县长。(其间,2004年3月至7月在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第十七期中青班学习。2004年8月至2005年1月在广东省惠东县挂任县长助理)。2007年6月至今,任云南省人口和计生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系中华青年联合会第八届委员,中国共青团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代表,共青团云南省第十一、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参与编写《中国少数民族旅游风情》、《中国少数民族饮食风情》等书。曾在省、州、县各种媒体发表(播报)诗歌、新闻(通讯)200余篇(首)。
亚娜(1945—)女,怒族,云南省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老姆登村人,中共党员。是怒族第一个到昆明师范学院就读并到中央民族学院深造的妇女干部。1968年10月毕业,同年11月参加工作。历任小学教师、县广播站播音员。曾授予州县的“三八红旗手”、碧江县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从1983年开始,连续三届连任副州长,州政府党组成员、巡视员,其间兼任云南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怒江州民族语言文学工作委员会主任、怒江州武装委员会副主任、怒江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州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主任、州红十字学会会长、州残疾人联合会主席、怒江州招生委员会主任等职。先后参加过中央党校举办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化研究班、中央组织部高级人才培训中心举办的第二期民族自治州”州长培训班和中央统战部、组织部和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在香港举办的《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州州长培训班》的学习。1989年被评为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工作先进工作者。同年10月,在颁发居民身份证工作中被评为省级先进工作者。1990年11月,在开展全省普级法律常识教育工作中,被评为全省普法先进个人,同年12月,在第四次人口普查工作中,被国务院第四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评为国家级先进个人。1991年被成都军区评为1988年至1990年度“组织指导民兵军事训练成绩显著工作者”,同年被州直机关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94年12月,被评为“怒江州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工作者。1995年光荣出席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996年评为“1990—1995年的怒江州工会积极分子”。曾先后为碧江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县人大常委会委员、泸水县七届人大代表、怒江州第四、五届和第八届人大代表和政协云南省第八届委员会委员、省八届人大代表。1988年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998年2月调省政协工作,任省政协云南省第八届委员、省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正厅级)。先后为《怒江民族语言丛书》、《怒族教育史》、《怒族文化史》、《怒族历史与文化》作序。为《怒族研究》编委会主任、云南省民族学怒族学专业委员会会长。2006年6月退休。
和益波(1940.11—),男,怒族,云南省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果科村人,中共党员。1968年10月毕业于云南大学政治系,先前就读于昆明民族师范学校,任该校治保主任、团支部书记。大学期间,曾在部队学生连锻炼时,任上士班长,获二等“三好”学生、优秀治保干部、优秀基干民兵。在“三加五”的小口经射击中获国家二级射手。毕业后分配在云南省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司令部工作,任参谋,并荣立三等功。1975年调回怒江工作,先后担任州委党校理论教员、校党委委员、州委宣传部副部长、第二届州委委员、云南省第二届社科联委员、州司法局局长、党组书记、州政法委员会委员、州人民武装委员会委员、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法工委主任、党组成员、兼任州委政法委副书记,历任怒江州第六、七、八届人大代表。
1995年12月,曾获得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授予的全国学法用法先进个人称号;1996年5月获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授予的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1997年、1988年度被州人大机关党支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0年2月获怒江州人大常委会授予的1999年度提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先进代表称号。2001年6月获2000年度全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量化考核二等奖。撰写《关于碧江县包交提留问题的调查报告》、《谈谈怒江州的实际》、《谈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的区别》等理论文章,还倡导并担任过《怒江民族研究》(内部刊物)的主编,出了一期创刊号第1—2期合编的《怒江民族研究》。为怒江州民族文史资料丛书《怒族》撰写《怒族概况》,同时撰写有《怒族传统节日“如密期”——“开春节”》、《怒江奇石天上来》等文章,并主审校对《怒江烟草志》。2001年6月退休,未办理退休手续前就到怒江州烟草公司担任法律顾问至今。现任怒族学会副会长。
和光益(1948.12—),男,怒族,云南省福贡县匹河怒族乡知子罗村人,副编审,中共党员,1969年1月参加工作,1974年9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197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民办教师、大队干事、公社党委秘书、党团支部书记、县委宣传部干事、人大代表、兼职律师、人民陪审员、代理审判员、县委党校讲师、工会干部、《怒江方志》编辑室主任、怒江州地方志办公室党支部书记、怒江州政协文史委兼职副主任,为云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近理代史史料学会会员、云南省地方志学会理事、怒江州文学联合会会员、云南省民族学会怒族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云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民族百科全书》编委会成员。1999年晋升为副编审。先后从事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和地方志的编纂工作,其中《孤儿的奇遇》、《金花和银花》、《杀龙救母》等30多个怒族民间故事入选《怒族民间故事》、《怒族独龙族民间故事选》并出版。主编《怒江州司法志》、《怒江州金融志》、《怒江州检察志》、《悠悠岁月》、《怒江旧志》(副主编)、《怒江州工会志》(副主编)、《怒江州扶贫开发志》(副主编)、《怒族志》(常务副主编)、《怒江年鉴》(副主编)、先后出任《怒江方志》主编、《怒族研究》(副主编)和执行主编、中国少数民族辞典系列《怒族卷》副主编。从1989年开始,为《云南年鉴》、《云南经济年鉴》、《改革开放在云南》撰写怒江州概况,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观》撰写怒族教育和体育及承担中国少数民族辞典系列《怒族卷》、《中国民族百科全书》撰写辞条600多条。为《怒族文史资料专集》撰写怒族物质文化生活状况和怒族精神文化生活状况,参与编写《怒江州民族志》(怒族部分)、《怒江州志》、《怒江州烟草志》、《怒江州扶贫开发志》、《怒江州工会志》,参与修订《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概况》,参加多部县志和部门志、专业志的书面评审。多次荣获《云南年鉴》、《云南经济年鉴》概况编纂二等奖和优秀奖、访问记《让自己的民族欢笑》获云南省广播电台“建国40周年征文奖”。2003年3月,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家委员会学术部“中华优秀论文(作品)”评选活动中,《让自己的民族欢笑》荣获二等奖。同年3月,因多年来,为弘扬怒族优秀文化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福贡县人民政府的荣誉表彰。1995年12月,在《云南年鉴》创刊10周年之际,因编撰工作中成绩卓著,受到“云南年鉴”编委会、云南年鉴编辑部的奖励,并荣获荣誉证书。1996年8月,在地方志工作中成绩显著,受到云南省人民政府的荣誉表彰。1998年、2002年、2005年连续三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受到中共怒江州直机关工委会的表彰,2002年2月评为怒江州十佳修志人员。2003年10月,在云南省新编地方志工作中,成绩优异,贡献突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受到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表彰。其事迹在《怒江报》中以《峡谷竞风流》为题作了报道。2005年7月,由人民日报、新市场报、中国新闻出版社、中华全国工商联宣传部、中国作家杂志社、中国文化报社、全国政协《纵横》杂志社共同举办的第五届“新世纪之声”《中华颂歌》征方活动中,本人报送的参评作品《与冰心相识在北京》荣获银奖,并入选《中华颂歌获奖作品选》。本人所撰写的多条格言分别入选《中国共产党人格言宝典》、《中国当代人生格言》、《人生格言宝典》、《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优秀格言选集》、《时代楷模·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格言录》等书中。2007年9月,在2004年—2005年度工作中,成绩显著,被评为云南省地方志系统先进工作者,2005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其个人小传被多家辞书收录。2009年退休,享受副处级待遇。
李文华(1940.12—),又名奥普里也,男,怒族,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捧当乡人,中共党员。1963年参加工作,历任贡山县文化馆馆长、文工队队长、司法局副局长、怒江州文化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州文化系统党组书记、怒江州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云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怒族学会理事等。主编《片马历史资料》,长期从事民族民间文学艺术的创作,独龙族民歌、情歌、民间故事、美术、摄影等作品,先后刊用在《云南群众文艺》、《山茶》、《边疆文艺》、《怒江》、《傈僳族民间故事》等国家级、省级、地州级刊物上,1997年7月退休。
赵师简(1944—),男,怒族,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捧打乡永拉戈村人。中共党员。1963年7月毕业于碧江中学,同年分配到怒江州民族歌舞团工作,历任歌舞团演员、器乐演奏员、乐队队长、指挥、怒江州群众艺术馆馆员、馆长等。为怒江州第一届音乐舞蹈工作者协会理事长、云南省群众文化学会理事长、怒族学会理事。先后创作了藏族歌舞《牧羊姑娘》、傈僳族民乐小合奏《豌豆开花》、整理改编了怒族民歌《摇篮曲》独龙族民歌《哄娃娃调》等作品。有的发表在怒江州群艺馆编印的活页歌选上。有的被选送到云南省广播电台进行播放。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等辞书撰写独龙族、怒族、勒墨人(白族支系)的音乐条目,音乐简介,先后入编150余首民间音乐和民歌,与他人合作,收集整理和撰写了怒族《求婚歌》、《独龙族民间音乐简述》、《怒族民间音乐简述》等论文,本人所收集、整理的25首怒族、独龙族歌谣入选《中国民间歌谣集成》一书。1988年晋升为群艺馆馆员。38年来先后创作和改编的民族音乐舞蹈作品有50多首,为企业和各个不同行业编创的歌舞曲目约5首曾在省汇演,有的获优秀奖,有的获二、三等奖。在州内参演评比中,所编创的大部分曲目获一等奖。1999年昆明国际艺术节期间,怒江州组织了24人的“摆时”合唱团赴昆参演,合唱由我培训和排练并担任合唱指挥,在昆演出时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和同行的好评,省电视台还在演播大厅安排怒江“摆时”合唱团和加拿大伙伴合唱同台演播“欢乐颂”合唱由本人担任指挥。2000年退休后,为州县文化活动编创了30多个大小曲目。仅在2008年就为贡山县创作改编了13首民族歌舞曲目,并制作成光盘面向全州发行,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欢迎。
怒学文(1963年—),男,怒族,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人,大专文化,现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常务副团长,国家二级舞蹈编导,1977年参加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民族文艺工作队(原称文艺宣传队),1980年送往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舞蹈科(现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学习舞蹈,1982年,学成回怒江,1984年起从事舞蹈创作,作品有独龙族舞蹈《独龙欢歌》、怒族独舞《怒江渡》、双人舞《连心碓》、怒族舞蹈《铃鼓舞》、独舞《山里人》、独龙族群舞《搓小米》、双人舞《啊!阿散》、《那散傈僳》、《月下亲亲》、《清溜》、大型歌舞《怒江神韵》、《怒江彩霞》、傈僳族音乐舞蹈诗《傈僳人》等30多个创作节目。其中,舞蹈《独龙欢歌》获云南省少数民族舞蹈汇演编导二等奖,1984年《怒江渡》获“发展民族特别奖”,独龙族双人舞《啊!阿散》参加第二届滇西民族艺术节获创作一等奖,怒族双人舞《连心碓》参加第三届滇西民族艺术节获创作一等奖,表演项目《情溜》获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表演项目一等奖(1995年),怒族群舞《铃鼓舞》获第五届滇西民族艺术节“精品节目”奖,怒江州精品舞蹈称号(1998年),大型歌舞《怒江神韵》获云南省第八届新剧(节)目展演二等奖、创作二等奖(2001年),傈僳族大型音乐舞蹈诗《傈僳人》获第十届云南省剧(节)目展演一等奖,本人获创作二等奖,2009年本剧目获第七届全国舞蹈“荷花”奖铜奖。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基金会奖(舞蹈诗类)。1988年8月应日本国戴民族舞踊文化财团邀请,云南省舞蹈家协会访日代表团一行五人出访日本,历时15天,期间,与日本文化友人进行了云南壮族、景颇族、藏族、傈僳族、怒族、独龙族舞蹈文化的交流、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的保留、保存传承等问题的交流。1997年获“怒江州文化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08年获“怒江州劳动模范及先进个人”称号。作品《独龙族民间舞蹈简介》发表于1987年云南省舞蹈家协会会刊《民族舞蹈》。舞蹈文学《姑娘小伙甲嘎来》发表于2003年《怒江》杂志,影视剧天地栏目。为云南省舞蹈家协会会员、理事、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怒江州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怒江州音乐协会会员、怒族学会理事。
李绍智(1967.12—)男,怒族,云南省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兔峨江末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1984年1月—1987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35106部队服役,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两山”作战,少时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而爱好摄影。入伍后,参加过部队战地新闻摄影短训班学习。2003年开始摄影创作,作品先后被国家级、省市县级报刊采用80余幅,其中《澜沧江风光》、《丽江古城》、《香格里拉碧塔海湿地》、《云南金鼎锌业公司十万吨电锌项目即将投产》等新闻人物、风光图片被《今日中国》、《中国信息报》、《浙江法制报》、《姜园杂志》、《中国绿色锌都》、《怒江》、《怒江人文地理杂志》等多家的刊杂志采用。《澜沧江神谷》风光图片入选怒江州“十一五”优秀摄影作品。怒江州建州50周年庆祝活动摄影《走进怒江》组照,得到人民图片网图片主编张蔚飞先生的关注,并在人民图片网采用播发;摄影作品《普米汉子》、《晚霞》入选保山市2006年出版的《城康杯书法美术摄影作品集》。2007年7月,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个人摄影集,《兔峨土司衙署印象》,同年12月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摄影考察。2009年3月在美国纽约摄影学院中国班学习深造。为怒族学会会员、怒江州摄影家协会会员、兰坪县摄协理事、中国新闻图片中心特约摄影师。现在怒江州质监局工作,任怒江州综合技术检测中心兰坪站负责人。
刘忠全(1958年—),男,怒族,云南省兰坪县兔峨乡村吾皮江社人。1975年12月参加工作,历任兰坪县新华书店营业员、教材发行员、业务员、图书保管员、出纳、副经理,怒江州新华书店副经理(主持工作)、经理,怒江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曾多次获得云南省新闻出版局及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的表彰,为怒族学会理事。
沙四益(1956.4—)男,怒族,云南省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老姆登村人,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舞蹈教育专业,中共党员。1970年10月参加工作在怒江州歌舞团,长期从事舞蹈表演、教学编导及行政管理工作,历任舞蹈队副队长、队长、副团长等职。2007年3月调怒江州民族文化艺术研究所工作。现为国家二级编导、中国舞协会员、云南省舞协会员、理事、怒江州舞协名誉主席、怒族学会理事。近40年来始终潜心于民族文化艺术的研究与创作。先后创作的舞蹈作品有《琵琶欢歌》、《割柒》、《普米乐》《踩竹筒》、《达比亚舞》、《玉笛琵琶》、《节日里的心愿》、《风雨抢险》、《乐老汉》、《风雨情》、《恰格则》、《怀念战友》、《哦,女兵》、《山雨》、《猎网》、《看稀奇》、《甜》、《普米玛达咪》、《园月》、《喜歌》、《迎亲》、《耕耘》、《延河颂》等近百个舞蹈剧。组织参与编导了舞剧《纹面部落》和大型歌《太阳颂》、《怒江神韵》、《多彩的节目》、《怒江彩虹》、《记住那段历史》、《秋韵》等等。并在参加不同级别的演出中获得奖项。1986年参加了国家科技项目工程之一的少数民族舞蹈集成工作,完成了怒江白族支系勒墨人民间舞蹈的120多套怒族民间舞蹈的搜集整理及编写任务,部分成果已收入相关卷中,其间还担任了怒族卷主编。1999年又参加编写了《怒族达比亚舞蹈的风格韵律特点》、(云南民族舞蹈)、《怒族舞蹈的概况》(云南艺术研究),《怒族舞蹈简介》(怒族研究)。相继获得“怒江州文化先进工作者”,“怒江州十佳编导”称号及“怒江文化工作突出贡献奖”和“弘扬怒族文化突出贡献奖”的荣誉称号。个人小传被列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等辞书中。
杨正昌(1953.12—),女,怒族,云南省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兔峨乡人。1973年7月毕业于丽江卫校医士班,同年分配到怒江州人民医院临床医疗岗位工作至1977年2月。同年3月推荐到昆明医学院医疗系读书(学制三年半)。1980年8月大学毕业,回到州人民医院担任临床医疗医师工作,1987年8月被评定为内科主治医师。曾任县政协一届委员会委员,州政协二、三届委员、常委。2000年8月评定为内科临床医疗副主任医师,并担任内四科主任工作。2004年5月退休。
自参加工作以来受党和人民的关心和培养,曾多次进修学习,不断提高医疗知识技术。在工作中认真负责,一切为人民健康服务,1996、1998、1999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在担任内四科主任职务期间工作积极,成绩突出,为怒江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此,州人民医院党支部颁发了荣誉证书。
丁秀花(1965—),女,怒族,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乡人,高级讲师。1987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体育系,获体育学士学位。先后在怒江民族师范学校、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任教,历任师范政教处副主任、主任。2005年4月任怒江州民族中专副校长(副教授),任招生办主任。2006年6月任泸水县人民政府副县长。1995年被云南省教育厅、卫生厅和省民委授予“先进工作者”的称号。2003年评为怒江州“优秀德育工作者”,受到州委、州政府的表彰。曾撰写有《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重视生态环境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整合山区教育资源,推进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怒江州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等多篇文章。为政协云南省委员会第八届、九届、十届委员,政协怒江州委员会第七、第八、第九和第十届常委、泸水县第九届、第十届人大代表,全国人大第十一届人大代表。
和利山(1963.9—),男,怒族,云南省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老姆登村人,中共党员,高级讲师,1988年6月毕业于云南民族学院教学系,获理学士学位。先后在原怒江州财贸学校,怒江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任教,普通话水平达二级甲等。曾任云南省中华会计函授学校怒江分校教务处副主任、财校教导主任,民族中等专业学校教科室主任,学校“三讲”教育办公室主任等领导职务。撰写有《利用数形结合研究解析几何》、《弹性分析在经济决策中的应用》、《利用拉格郎日微分中值定理证明有关不等式》、《谈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几种解法》、《略谈积分方法》等多篇论文,其中《利用权形结合研究解析几何》一文荣获2004年全省“新课程、新理念、新技术”教育教学论文征评活动三等奖。2003年主编《怒江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论文集》,弥补了该校有史以来无教师论文集的空白。因工作认真负责,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突出,曾多次被学校以及上级有关部门表彰。1989年被怒江州计委授予先进教育工作者,1991、2003年被怒江州委、怒江州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教师,1995年被中华会计函授学校(财政部主办)授予优秀教育工作者,为怒族学会理事。
范进良(1958年—),男,怒簇,云南省福贡县石月亮乡亚莫托基村人,毕业于中国函授音乐学院。怒江知名艺人,云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云南省舞美学会会员、怒江州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员。1974年12月参加工作,曾相继担任福贡县文工队队长、怒江州歌舞团副团长、州艺委会副主任等职。一生酷爱艺术、多才多艺,除能制作各种民族民间乐器外,还特别善于自写自唱、自编自演,主要代表作有《哦得得》、《收割调》、《葵曼央》等。经常参加县、州、省及国家组织的各种表演和比赛,先后到过昆明、北京、上海、南京、南宁、香港、台湾及缅甸等地演出,受到各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2002年获得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节的“最佳歌手”,2004年又在CCTV西部民歌大赛中荣获银奖(这也是怒江州历史上首次在中央电视台组织的大赛中获奖)。
波益四(1957—),男,怒族,云南省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架究村鲁门寨村民。初中文化,民间音乐师,从18岁开始学习弹唱怒族琵琶——“达比亚”。2002年5月被命名为“云南省民族民间艺人——民间音乐师”。为怒江州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员。当过村兽医员、村放映员、村天然林保护员。一生酷爱民族音乐,演技十分精湛,特别是自弹自唱的《哦得得》尤为出名,以至于许多人根本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而只管叫他为“哦得得”。所以曾先后应邀参加了云南省首届民族艺术节、怒江州第五届乡级农村文艺汇演和上海国际旅游节,并在昆明市安宁太平乡的云南文化传习馆中,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展演。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辽宁电视台以及广西电视台《大开眼界》栏目还慕名邀请他分别拍摄了《怒族风俗》、《童年,我的幸福时光》、《怒族一家人》和《峡谷风光》等节目。
李金荣(1973.11—),男,怒族,云南省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老姆登村人,怒江州纪委宣教室副主任,大学文化(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中共党员,1992年毕业于怒江民族师范首届音美重点班并分配到福贡三中任教,从事初中数学、地理、音乐学科教学工作。1994年7月到1996年7月在云南师范大学(原云南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专班脱产学习,1996年7月到1997年2月在福贡一中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并担任福贡一中团委副书记。1997年2月至2001年10月在福贡广播电视局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并担任局办公室主任。199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年10月至2003年10月任福贡子里甲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03年10月调入州纪委监察局工作:2003年10月至2005年9月在州纪委宣教室工作,任副科级纪检监察员;2005年9月至2006年12月在州政府纠风办工作,任副科级纪检监察员。期间:先后在怒江州第一批先进性教育第五督导组、怒江州先教办工作。2006年12月至2009年9月任州纪委干部室副主任(正科)。先后参加怒江州委党校中青班,北京培训中心新任纪委书记培训班,省纪委培训中心干部室主任培训班,昆明、迪庆、怒江公务员合作培训MBN8+x课程班学习。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参加鲁迅文学院第十二届高级研讨班(少数民族作家班)学习。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在《诗刊》、《人民日报》、《芳草》、《时代文学》、《边疆文学》、《百家》、《怒江》、《石月亮》、《怒族研究》、《云南教育学院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过诗歌、散文、论文。作品入选《怒族》、《声屏采编播》、《相聚在鲁院》、《福贡文史资料》等书籍中,新闻作品曾获得国家级二等奖。曾任福贡县纪委委员、政协委员,州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州八届人大代表。
罗沙益(1957年—),又名腊杉,男,怒族,云南省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老姆登村人,中共党员。中央民族学院政治理论专业毕业,先后在原碧江县地震办公室、县公安局、县法院、县委办公室和福贡县党史办及怒江州政协办公室等单位工作,历任测报员、出纳、会计、秘书、秘书科科长、州政协办公室副主任、州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和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是怒江州第六、七届政协委员。第八、第九届政协常委。工作之余,酷爱民族民间文化及文学艺术的创作与研究,曾在县、州及省等各级刊物上发表了短篇小说、怒族民间故事和新闻通讯数十篇,其中《拉核的婚礼》被选入怒江州成立四十周年小说集,通讯《怒家山寨又闻差角香》获得《怒江报》“峡谷十年闻”征文三等奖,为《中国民族百科全书》撰写怒族工艺辞条,为怒族学会理事、副秘书长。
何志才(1956.5—),男,怒族,云南省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果科村人。大专文化,中共党员,1974年毕业于上海“六二六”医疗筹办的卫生学校卫校班。后分配在碧江县医院从事放射工作,曾在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专修外骨外科学习进修。历任医院团支部书记、洛本卓医院副院长、泸水县妇幼保健院副院长、泸水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站长。泸水县计生站外科副主任医师。为泸水县第一届计生协会副秘书长、泸水县科学技术学会第三届代表大会委员、中共泸水县委会第九届党代会代表。曾在怒江医药卫生杂志发表论文《输精管结扎对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影响》、《输卵管结扎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浅析》。“八五”期间,带领小分队开展“三术”创新活动,获县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荣获“八五”期间在推进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奖。1982年被怒江州人民政府授予全州计划生育有突出贡献的先进工作者。1983年在全州节育技术服务大突击间获州级青年突击手。1995年在控制人口增长、振兴怒江经济的工作中成绩显著,获州级奖。1999年,获县级89年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个人奖。2002年被评为县级优秀共产党员。
柯文华(19713.1—)男,怒族,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果科村人。大专文化,中共党员,高级讲师。1993年7月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地理教育专业,获理学学士。同年7年被分配到怒江州六库中学任教,担任初、高地理教学。1998年5月获“中教级”职称。历任校团委副书记、团委书记、校教务处副主任。200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7年7月晋升为中学高级讲师。从教以来,被团省委授予“云南省优秀团干部”荣誉称号。先后4次荣获校级“优秀教师”,1次校级“优秀工作者”、1次校级“优秀共产党员”、4次获得校级高考质量奖。2007年9月被怒江州教育局授予“怒江州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08年7月因州直两所中学合并,调到州民族中专学校任教。
和忠平(1965.12—)男,怒族,云南福贡县匹河怒族乡知子罗村人。1988年7月毕业于昆明医学院医疗系,先后在怒江州卫校、怒江州民族中专学校从事教学工作。1989年3月至1990年在江西医学院参加为期一年的全国中专师资证培训。1997年7任医士班外科学教学并参加全省统考,获得名次,甩掉了多年来倒数第一的状况,先后多次评为校级、州级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其论文《废尸的处理及尸体的保护》一文发表在省级中专教育杂志上,并参加了高级讲师晋级的论文答辩。2005年晋升为高级讲师。
何石兰(1964.4—),女,怒族,云南省福贡县匹河怒族乡知子罗村人。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88年7月毕业于云南民族学院(现为云南民族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毕业后在怒江州六库中学(现更名为怒江州民族中学六库分校)任教。在多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自己努力工作,成绩突出,多次被评为先进教师,优秀班主任。曾撰写多篇论文,《把握家长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家长会》,《新课程中的教育理会与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比较分析》,《浅议巧计高中英语词汇》,《如何巧妙掌握英语句型》,《浅议初中英语教学(——音标;词汇教学;兴趣的培养)》等。所带学生曾在全国中学生英语智力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在希望英语大赛云南赛区获二等奖。所带班级均在中考中英语成绩名列怒江州前茅。2004年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
墨建平(1970.12—)男,怒族,云南省福贡县匹河怒放乡瓦娃村人。1991年7月毕业于云南教育学院数学系。中共党员,中教高级职称。1991年7月—1996年8月,在福贡县第三中学任教,1996年8月至今,在福贡县民族中学任教,原任教务员、教导主任、团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副校长。2005年9月,获中教高级职称。先后获得1次校级优秀团员、2次校级优秀教师、1次县级教师和县级“青年组钢笔书法类优秀奖”、“教师课堂教学优质课”、“两基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陈华(1970.9—),男,怒族,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乡秋那桶村人。1991年7月毕业于保山师专政教专业,同年8月分配到贡山县丙中洛中学任教,1999年9月—2001年7月到云南师范大学脱产进修思想政治教育,2001年9月到贡山县一中任教,2007年9月调入贡山县丙中洛中学任教至今。1999年6月获中教一级。经省高评委2008年7月评审认定,具有中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
娅莎(1957—)女,怒族,云南省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老姆登村人,大学文化,非党,现任怒江州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1972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原碧江县文艺宣传队、县气象站、怒江州政府招待所、州委宣传部、州妇联、怒江州旅游局、怒江州政协等部门供职。历任旅游局副局长、州政协文史委主任(正处)。其间先后到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云南省旅游局、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和中央民族干部学院等参加了各种培训,并于1998年在省旅游局市场开发处挂职副处长,2002年在浙江省临安市政府挂职市长助理。在担任州旅游局副局长期间,参与完成了《怒江州旅游业发展“九 五”计划和2010年长远规划》、《怒江州旅游发展规划总体策划》和《中国云南怒江大峡谷生态—人类文化公园总体纲要》等研究课题。(该项目被国家旅游局列为“九五”优先发展项目)并组织接待中美联合飘流队到怒江进行探险源流旅游。在“98上海旅游节”中亲自作编导、设计服装,组织了一支怒江民族风情旅游促销展演队参展。相继获得怒江州“优秀儿童工作者”、“家庭教育先进工作者”、“全省优秀旅游局长”的光荣称号和第三避中国艺术节开幕式表演及第三届滇西民族艺术节展演活动的荣誉证书。有数篇关于怒江旅游的文章刊登在各种刊物上。业余爱好摄影,其多幅摄影作品被《深圳航空》、《中国少数民族百科全书》、《怒江》、《怒族研究》等刊物上采用。主编 怒江文史资料《支边老干部回忆录》,是政协怒江州委员会第八届、第九届委员。
付大山,(1948.10—1992.1),男,怒族,云南省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普洛村人。1968年12月毕业于碧江中学,为怒族第一个美术工作者。曾先后当任过民办教师、县文化工作队从事音乐伴奏和作曲创作。1980年调县文化馆,从事美术绘画等工作。为首届怒江州群众艺术联合会会员、怒江州美术、摄影、书法工作者协会会员。1986年碧江撤县后调匹河乡文化站从事文化宣传工作。1982年1月,在全国民族美术作品展览会上,以怒江为背景创作的《出珍》国画,荣获全国少数民族创作二等奖,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颁发给他“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佳作奖奖状及奖金。1992年1月因病逝世,享年43岁。
江河泽(1944.6—),原名余阿尼,男,怒族,云南省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老姆登村人。1963年10月毕业于碧江中学,同年参加工作,先后在怒江州人民医院、州宣传队、州卫生局、县文化馆、匹河乡文化站工作,任站长、助理馆员、怒江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会员。长期从事摄影工作,先后在《人民画报》、《云南日报》、《云南画报》、《春城晚报》、《民族工作》、《山茶》、《简明系列百科全书》等报刊杂志上发表20多幅摄影作品及新闻照片,多次参加怒江州举办的摄影工作者图片展览,并获奖。1992年8月荣获荣誉证书,1994年7月被云南省艺术学院艺术研究所聘用为客座员。1999年退休。
邓友妹(1962—),男,怒族,福贡县鹿马登乡娃底村人。1981年7月毕业于云南省畜牧兽医学校畜牧兽医中等专业,同年7月参加工作。1981年7月—1988年11月在福贡县畜牧兽医站工作,期间,连续七年负责组织实施马吉乡、鹿马登乡兽医春秋防疫注射和兽医站日常工作、福贡禽资源和草山草坡资源调查以及鹿马登川赤恒村生猪快速育肥实验和畜牧重点村建设。1987年被云南省畜牧局授予“畜牧兽医先进工作者”称号。1988年11月—1993年8月在福贡县宗教局工作,期间,在利沙底乡亚朵村参加州县社会主义教育工作队。1993年9月—1995年7月在云南省委党校怒江电教大专班脱产学习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后,在福贡县民族宗教委员会办公室工作。期间,负责福贡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基督教协会与党和政府间的联系协调,参与了基督教“两会”人选考察、换届工作等。1997年调中共怒江州委统战部宗教科,历任副科长、科长。在州委统战部工作期间,先后完成了对怒江藏传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怒江州基督教教职队伍状况、宗教场所、爱国宗教团体情况、汉传佛教等课题的专项调研工作,形成调研报告20多篇,其中6篇调研理论文章获得了省委统战部颁发的鼓励奖、优秀调研文章奖。为贡山县天主教爱国团体的建立物色人选,起草了天主教“两会”(天主教爱国委员会、天主教教务委员会)章程,完成了怒江州基督教第二、三届“两会”的换届考察人员和换届工作,2004年被云南省委员会、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宗教工作先进个人”。2010年2月调任福贡县政协副主席。为怒江州八届、九届政协常委。
阅读次数:2419
发表评论:
现在有 0 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标    题: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 看不清楚,换个图片
           查看所有评论     
 
 上一篇文章:怒族的文化发展愿景
 下一篇文章:怒族的重要文献
文章搜索
关键字:
天气预报
怒族歌曲-怒族服饰-怒族舞蹈-怒族节日-怒族酒歌-怒族文化-怒族研究-怒族自治县-飞来石-怒族乡-怒语-路怒族-怒族仙女节-怒族图片-哦得得-怒江
copyright © 2007 Nuzuinfo.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怒族人民信息港 ·版权所有
公司地址:怒江州福贡县民族生态园哦得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3988626976  传真: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邮箱: odede@qq.com   滇ICP备08001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