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怒族研究  >>>   怒族民俗文化研究——以仙女节为例
怒族民俗文化研究——以仙女节为例
本文由 张露 华文杰 发表    来源:怒族人民信息港    2014/5/11 14:07:46  
怒族民俗文化研究
                              ——以仙女节为例
 
摘 要:怒族是生活在怒江本土最早的土著民族,也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千百年来,辛劳勇敢的怒族人民始终都未停止与大自然的搏斗和抗争,用他们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不断改变着历史,创造了灿烂多姿又别具一格的民俗文化。“仙女节”是云南省福贡、贡山一带怒族人民的民间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仙女节”的隆重程度可以和汉族的春节相媲美。
 
关键词:怒族;仙女节;民俗文化;少数民族
 
怒族是怒江和澜沧江两岸的古老民族之一,是生活在怒江本土最早的土著民族,也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有“怒苏”、“阿怒”、“阿龙”、“若柔”等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县、福贡县、贡山县和兰坪县。
怒族地区山峦重叠、三江并流。从旅游观光的角度来看,以著名的景点“虎跳峡”为例,这里有数不尽、望不完的奇峰怪石、飞泉瀑布、激流险滩,实在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然而,从生活的角度讲,这里贫脊的土地、闭塞的交通却给怒族人民的生产劳动造成了重重困难,致使其社会发展相当的缓慢。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在这里仍能时时映现。尽管如此,千百年来,辛劳勇敢的怒族人民始终都未停止与大自然的搏斗和抗争,用他们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不断改变着历史,创造了灿烂多姿又别具一格的民俗文化。
一、“仙女节”的缘由及神话渊源
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怒族现有28759 人,怒族的人数相对于我们所熟知的藏族、拉祜族人数还要少,属于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特少民族。对怒族民俗文化的研究可谓迫在眉睫,对我国少数民族生存发展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研究怒族民俗文化,就不得不提到怒族最重要的节日——“仙女节”。
“仙女节”是云南省福贡、贡山一带怒族人民的民间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这个季节春暖花开,村民们依据气候变化和节日流程来安排一年的劳作。届时,以各村寨为单位选择有钟乳石的山洞为仙女洞,人们纷纷带上祭祀用品前去祭祀。“仙女节”的隆重程度可以和汉族的春节相媲美。
“仙女节”源自怒族传统的农业社会,是怒族改造自然的一个节点,也是村民调节人与自然、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手段。从传统上看,“仙女节”最初仅是怒族的一个文化符号。但在傈僳族、白族、汉族的文化交流及基督教、藏传佛教等宗教的文化渗透下,特别是随着地方政府的介入后,大力宣传民族文化和塑造旅游品牌,节日逐渐具有了强烈的人文情怀和地域色彩,并成为了今天福贡、贡山等各民族地区共同的文化符号。
“仙女节”的流传经历了非常漫长的时期,长时间以来,“仙女节”的故事在怒族社会中一直口传相诵,所以节日的神话渊源有许多个不同的版本。从名称上看,怒族的传统节日“仙女节”又叫“乃仍节”、“鲜花节”。从神话传说上看,怒族的传统节日仙女节在民间有多个版本流传,怒族人居住的各个县的传说都有细微的不同。
怒族“仙女节”的起源,一种说法是源于原始崇拜,另一说法是怒族早期母系氏族尊崇女性的一种遗俗。怒族信奉仙女,以祈求安泰。
《中国怒族》中说相传阿茸为了保护泉眼,被头人用乱箭射死。而《怒族简史》中又说阿茸为了躲避头人的逼婚,躲进了有成百上千条毒蛇的岩洞。头人放火把阿茸烧死了。《怒族概况》中说阿茸死后化作一尊石像。但又说阿茸死后化作一股泉眼,继续造福怒族人民。总的来说,这些不同版本的仙女节传说都是歌颂了怒族人勤劳勇敢、聪明伶俐,也歌颂了妇女心灵手巧、善于编织。经过我项目组通过对大量文献的阅读整理和实地考察,总结出流传最广泛的版本:
相传人们凭吊的这位仙女,是吉木得村一位名叫阿茸的美丽姑娘。她发明了飞跨怒江的竹篾溜索,不辞艰辛劈开了高黎贡山,还在高黎贡山上为人们引出了甘甜的泉水,使常年干旱、荒芜的怒家山寨得到了浇灌,使两岸的岩石变成了沃土,荒山变成了绿野。阿茸姑娘的名字传遍了怒江两岸,人们都称她为仙女,并且十分崇拜她。阿茸的美貌让可恶的头人起了坏心,头人想霸占阿茸。阿茸只好躲进深山,藏到高黎贡山的山洞里。头人不死心,追到山洞口,要阿茸姑娘出来嫁给他。阿茸姑娘没有答应他。就在农历三月十五日这一天,头人放火将阿茸姑娘烧死在山洞里。阿茸死后,化作一股甘泉,继续造福怒族人民。为了纪念她,阿怒人将阿茸殉难的岩洞取名为“仙女洞”,将其殉难的日子——农历三月十五这天定为“仙女节”。
二、“仙女节”的研究成果
(一)怒族“仙女节”的饮食文化研究
怒族人民的饮食文化极具特色,尤以“仙女节”节日期间的饮食为代表。经过几天的考察,我项目组成员品尝到了几种当地的怒族食物,可谓色香味俱全。
怒族人民居住的怒江和澜沧江两岸,高山峡谷,山脉重峦叠嶂,交通极为不便,常用的油脂等食材不易运进,所以怒族人民要花大量的时间去采集、狩猎,并以此来维持半年左右的生存需要。怒族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饮食风俗。怒族的主食是玉米,兼食大米、荞麦、大小麦、天仙米、小米等。肉食主要有猪、鸡、牛、羊、鱼及猎获的野味。蔬菜有青菜、白菜、南瓜、萝卜、芋头、洋芋、红薯、洋丝瓜及各种采集之物。佐料有辣椒、葱、姜、野花椒、蒜等。甜食以蜂蜜、蔗糖为主。水果有甜桔、柿、黄果、桃、李、梨及芭蕉等。
在为期三天的“仙女节”祭祀活动中,匹河乡的怒族民众,身穿节日盛装,扎上鲜花,带上各种特色饮食,聚在崖洞前祭祀。据我项目组调查得知,最具代表性的特色饮食有以下几种——布汁、大酥半、包谷稀饭、虾辣、漆油鸡等。
1.香甜醇厚的怒族布汁
在怒族人民的生活中,无论是生产劳动、迎送亲友、接待宾客,还是婚丧嫁娶和欢度喜庆佳节都离不开酒,酒成了人与人之间传达友情,释放压力的媒介。“仙女节”作为怒族最传统的节日,就更离不开酒了。“布汁”酒是怒江峡谷人家自酿的一种玉米土酒,是用玉米、小麦、青稞加上高粱、籼米和稗子等作原料酿成的。“布汁”是傈僳语,即用小甑子蒸出来的酒之意。此酒酒精度为34—45度之间,口感好,清醇香甜、开胃可口。不论男女,都能豪饮,而且饮酒必歌,每饮必醉。怒江布汁酒不论从酒曲、原料、发酵、酿制,还是品质、口感、风味、保健,都毫不逊色于其它名贵白酒,在绿色生态、口感和保健上堪称一流。
酒文化与怒族文化密不可分,我项目组成员尝到了这甘醇的布汁酒,也感受到了怒族人民的豪爽与热情。
2.营养丰富的大酥半
“大酥半”出自勒墨语,即石板粑粑,是贡山县怒族的一种古老食品,香甜适中,风味十足,营养丰富。石板粑粑是用石板当锅,摊入面浆烙制而成的。这种石板是在贡山县丙中洛乡青拉筒附近出的一种石板,火烧不坏,水浇不裂。把它当作锅,放在火塘三脚架上烙粑粑吃,就算不放油,粑粑也不会粘在石锅上。烙出来的粑粑酥软香糯,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不同而加入不同的调料(如白糖、卤腐、豆豉),也别有一番风味。做好的石板粑粑,煎、烤、炸、煮均可,怒族人以烤食为主。
3.清甜可口的包谷稀饭
怒江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使玉米一度成为当地人的主粮,而包谷稀饭味道香甜,既饱肚又解渴,吃了之后无论是走路爬山还是下地干活都干劲十足。因此,不仅当地人很喜欢吃,就是外地人在怒江住上一阵子后,也会对它情有独钟。不少外地人不仅自己喜欢吃,回家时,也总爱带上一些包谷砂,让家乡人尝一尝这种风味食品。
包谷稀饭是经过特殊加工而制成的。首先要把晒干的包谷籽放到木碓和石碓里,加少量水舂去皮,再舂成砂砂,簸去皮再用大筛和小筛分别筛出大、中、小粒三种不同的包谷砂,大粒包谷砂用来煮稀饭,煮上几个小时才行,待煮熟后再放上蔬菜之类,备些豆豉或辣子,吃起来味美香甜,开胃又解渴。中粒和小粒包谷砂一般用来煮干饭吃,煮时将包谷砂煮至八成熟滗水后再加水,掺上大米或荞米煮上片刻后滤水焖干,便成了包谷砂干饭,吃时再备上一道菜,味道更可口。
4.酒香四溢的虾辣
因怒江峡谷降雨量多,空气湿度很大,入春后到冬季前,怒地的蚊虫也很多,加之怒族的生活很艰辛且贫乏,故怒族男女多嗜烟酒。虾辣就是一道与白酒密不可分的菜。
虾辣是怒族的一种非常具有特色的菜肴,主要原料就是鸡肉和布汁(一种白酒)。制作虾辣,要先将切成块状的鸡肉放入锅中爆炒,炒至半熟时加入布汁小火烹煮一段时间,其间不加入一滴水。在烹煮的过程中,酒香与肉香交织四溢,让人不禁垂涎三尺。许多酒量不好的人都不敢尝试这一道菜,而在怒族日常生活中,虾辣是待客的最好的菜肴。从这一道饮食中也可以看出怒族文化中酒文化的渗透。
5.鲜香美味的漆油鸡
漆油,是最具怒族特色的食材,它是从漆树籽中压榨出来的油脂,是怒族人民日常烹调用油。漆油可食用,也可用作化工原料,还可入药。
当遍山生长的漆树结籽成熟后,人们把这些籽采集回家,从中榨出油来食用。这种油刚榨出或加热后是半透明的,冷却之后就凝固成块,携带十分方便。当地的人们常用这种植物油作为礼物互相赠送。  
制作漆油鸡,首先要把漆油投入锅中熔化烧沸后,然后将切成块状的鸡肉置于锅中焖炒五六分钟,然后配以八角、草果、食盐等作料,加入适量的水,用温火炖二三小时即可食用。漆油炖出来的鸡,香嫩可口。用漆油烹制而成的菜肴,味道与其他油烹制的食品不完全相同,它有一种独特的香味。
漆油中所包含的许多营养成份是其他种类的植物油所无法比拟的,用漆油混合蜂蜜、贝母蒸服,还可以治疗肺结核和气管炎。
(二)怒族“仙女节”的传统服饰研究
“每个民族的服饰,都随着历史发展和文化变迁而不断产生变化。服饰的变化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一是在历史发展历程中,因生活条件和社会观念的改变而影响到服饰的改变。两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但总的趋势是因文化交流而形成的服饰变化,蕴含于因历史发展而形成的服饰变化之中。”[1]
以前,由于经济发展滞后,怒族人民的衣着都比较简单,透气耐用的传统麻布很受欢迎。种麻、薅麻、挑麻、割麻、浸麻、剥麻、晒麻、绩麻、纺麻、织麻……麻布衣服的制作也是相当繁杂的。至今,虽然大多数怒族人民觉得传统的怒族服饰不方便劳作,年轻人更倾向于汉族的服饰,但怒族人民对传统麻布服饰的敬意和热爱并没有消退。在民俗节日、起盖新房、庆贺新婚或亲朋好友聚会时,尤其是在仙女节的各种活动中,怒族人民身穿麻布制成的民族服饰,欢声笑语地举行歌舞活动。
1.怒族男子服饰
怒族男子的服饰风格古朴素雅,与傈僳族相似,男子蓄发多蓄长发,披发齐耳,用青布或白布包头。传统服饰为交领麻布长衣,内穿对襟紧身汗衫,外穿敞襟宽胸长衫,长衫无钮扣,穿时衣襟向右掩,福贡地区女子穿右襟短衣,麻布长裙,头饰用珊瑚珠、玛瑙、料珠、银币和海贝制成,她们将贝壳磨成圆片,用兽皮连成发箍,并在额前垂挂珊瑚珠及小银坠,耳戴大铜环。贡山女子用白布帕裹大包头,不穿裙,仅用两块条纹麻布围在腰间,类似裙装。及膝长裤,穿时前襟上提,系宽大腰带,扎成袋状,以便装物。色彩以白色为基调,间着黑色线条,戴坠红飘带的白包头,下着短裤,大部分男人左耳佩带一串珊瑚,成年男子喜欢在腰间佩挂怒刀,肩挎弩弓及兽皮箭包,脚打竹篾制作的绑腿,显得英武剽悍。
2.怒族女子服饰
怒族的妇女一般穿敞襟宽胸、衣长到踝的麻布袍,在衣服前后摆的接口处,缀一块红色的镶边布。而年轻少女则喜欢在麻布袍的外面加一条围裙,并在衣服边上绣上各色花边。怒族妇女穿麻布做成的右衽短装,下装为麻布长裙,喜在衣裙上镶坠花边,在胸前佩带彩色珠子串成的项圈,有的妇女用珊瑚、玛瑙、贝壳、银币等串成漂亮的头饰或胸饰,耳戴垂肩的大铜环。 头戴用彩珠连串的珠珠帽,怒语称“卢批靠”,胸前挂彩色串珠,怒语称“夏委”和用海贝制作的一块圆形装饰品“勒呗”,装饰品的多少贵贱象征佩戴者的身份和经济状况,喜戴铜耳环,妇女喜挎自己缝制刺绣的怒包装饰并盛物。年青姑娘喜欢在裙外系有彩色花边的围腰,已婚妇女的衣裙上都绣有花边。贡山一带妇女不穿裙,而是在裤外用两块彩条麻。喜用精致的竹管穿耳,体现其独到审美。怒族人最有特色的服饰叫“约多”。这种由怒族妇女编织的“约多”,工艺水平很高,男子们白天可以当衣穿,晚上可以当被盖;妇女们做成围裙系在腰间,既耐寒又耐脏,深受人们喜爱。
怒族妇女从小就要学习捻羊毛线、织羊毛袜子,姑娘长大后,要把自己织的羊毛袜子送给心上人,小伙子若收下羊毛袜子,就表示接受了姑娘的爱情。所以,看一个怒族小伙子有没有对象,只要看他脚下穿没穿上羊毛袜子就行了。
(三)研究怒族的原生态的仙女节的民歌
民歌是自然成文、淳朴优美的诗篇,演唱时配有流畅动听的曲调,在很多场合又伴随着活泼爽朗的舞蹈,所以它既是一种文学体裁,也是融诗、乐、舞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怒族民歌在各种纷繁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受到其他民族民歌冲击的发展背景下,不断产生并持续发展,一直延续到今。他们在无文字的背景下以音乐的方式表现出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性;他们在艰辛的环境中用音乐的方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他们在受封建婚姻制的压迫下用音乐的方式表达对自由恋爱的追求和对美满婚姻的憧憬。
最早的怒族民歌可能源于怒族定居后的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产生的年代久远。当时,在旧社会统治阶级的压迫下,怒族人民无力反抗,为了发泄内心的愤怒,有感而发地编唱了一首《孤儿调》(怜悯一个孤儿的悲惨遭遇)。随后,在全怒族地区流传开来,其音韵的美妙之处历久弥新。此后,在怒族人民的生存发展过程中,他们的每个生活方式、成长经历和所思所想所悟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演奏出了他们的生活习性、民风民俗以及他们的理想生活。怒族民歌的诞生,标志着怒族先民抗争自然、征服自然的进程,反映了怒族人民对黑暗社会和残酷现实的抨击,体现了怒族社会的进步和怒族人民的觉醒。
说到民歌,怒族的民间乐器也是不得不提的。怒族因受到其他少数民族的影响,常见的乐器有好多种,如达比亚、比拥、匹哩、短笛和口簧,其中“达比亚”与布利亚最为多见。
达比亚,亦称“其伯”。是与傈僳族的其伯系同族的弹拨乐器。音箱呈长方形或三角形。琴头、琴杆、音箱用一整木制成,多采用楠木或黄桑木凿制。音箱面板用松木,板上设若干出音孔。琴杆为指板,不设品位。琴头设四个弦轴、张四根金属弦(从前用羊肠弦)。其形类似琵琶,呈椭圆形。
布利亚,怒族边棱气鸣乐器,又称竹号,由吹管和共鸣筒组成。演奏时,左手持共鸣筒,右手执吹管,将吹管敞口一端插入共鸣筒内,吹孔置于唇间吹奏。只发一音,其音为“嘟嘟”声,无固定音高。音色浑厚,音量较大,传播得比较远。可移动的共鸣筒,可使竹号发出下滑音,其声有悲伤之感。在“仙女节”活动中,我们并未见到布利亚,因为布利亚多用于民间丧事活动,是怒族报丧时专用的吹奏乐器。
在我项目组的调查过程中,我们有幸欣赏到了达比亚和口簧的美妙乐曲,加之怒族民间歌谣,真是优美动人,余音绕梁。
怒族歌谣种类很多,粗略划分,大致有如下七种:
1.古歌
几乎每一个民族都会对天地起始、万物起源有自己的解释,怒族也不例外。怒族古歌主要叙述了天地形成、人类繁衍、怒族历史等。主要代表作有《万物起源》、《创世纪》、《人类的起源》等。
2.礼仪歌
礼仪歌,是伴随民间祈年庆节、贺喜禳灾、祭祖吊丧等仪式,以及日常迎亲送友等习俗活动而吟诵演唱的歌谣。怒族人民的婚嫁、丧葬,节庆、祭祀等方面都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演变成一种固定的形式,由此产生了不同类型的仪式歌,至今流传于怒族地区尤为祭祀歌。如反映婚嫁的《开门调》、《接亲调》、《祝福歌》、《祝酒歌》等;反映丧葬的《哭爷、奶调》、《指路歌》、《给饭调》、《出灵调》、(下葬歌)等;反映节庆的《贺年调》、《尝新歌》等;反映生儿育女方面的《贺生歌》、《取名歌》等,都是内容生动、语言感人、气氛浓烈的民族特色歌谣,这些礼仪歌都体现了怒族人民良好的道德礼节、高超的表达水平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3.生产劳动歌
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自然资源的不同,反映在生产劳动方面的歌谣,与其他相邻的民族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怒族人民用透气耐用的传统麻布来做衣服,这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其间的每道工序是不能紊乱的,为了便于传承,怒族人民创作了《唱麻歌》。这既是生产娱乐,又是知识传授,其价值是显而易见的。怒族地区多江河沟涧,溜索是重要的交通设施。编制溜索的材料千百年来都是篾片来充当的。于是就有了《扭溜索歌》。此歌对砍竹、剥篾、拉篾、选篾、浸篾、扭溜索各道工序都按部就班地作了叙述。最富有节奏感和热烈、有力的部分便是集中近百人扭溜索而溜索即将扭完时的一段。比如:“龙头怎么摆呀,龙尾就怎么用;口里怎么讲呀,手里就怎么做;眼要看,心要齐,手要动;左边高呀右边低;向左摆呀向右摆:手要做呀脚要移;用力扭呀使劲拉……”这样,寓娱乐于劳动之中,授知识于实干之时。真是一举两得,其乐无穷。
4.时政歌
怒族时政歌可分为新、旧两种,主要反映人民群众对某些政治事件、措施、人物及有关形势的认识和态度,是旧时官方采风关注的重点。旧民歌主要反映了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和对黑暗社会的诅咒和鞭挞等,而新民歌则是以饱满热情和昂扬的意气抒发了对新中国、新社会、新生活的赞颂之情以及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褒扬。比如《感激共产党》、《歌颂毛主席》、《社会主义就是好》、《歌声飞出心窝窝》、《阿怒对》等。
5.情歌
情歌,是民间歌谣中数量最多,也是更加脍炙人口的一种。“哦得得”就是是怒族民间一首著名的情歌,也是怒族男女青年之间演唱频率非常高的男女声对唱。《哦得得》表达了一个姑娘对情郎的深切思念,其词中唱道:“哦!哦!哦得得,哦得得!米连阿我哦得得,甲连阿我哦得得……”浓缩了怒族青年男女淳朴动人和深刻缠绵的真情。一首朴实的民歌好像都能闻到怒族泥土的芳香,沁人心脾。
按其使用范围的不同,怒族情歌可分为公开化(大庭广众)情歌、半公开情歌(专属青年人汇聚的场所唱的歌)、不公开的情歌(即情侣双方对唱的歌)以及玄奥难懂的情歌;按其对唱对象的不同,又可分为团体间对唱的情歌、恋人间对唱的情歌、情人(过去曾有寻求情夫、情妇的习俗)之间唱的情歌:又根据对唱双方相距的长短不同而可分为大声唱的情歌,小声唱的情歌、窃窃私语般的情歌。按其内容可划分为试探性情歌、释疑性情歌、交心性情歌、直白性情歌、含蓄性情歌、挑逗性情歌,甚至还有挖苦性情歌。
6.童谣
儿歌、童谣反映的是天真浪漫的孩提时代所接触的人、物、事;人,有讲好人、坏人的;有讲大人、小孩的。有讲爷奶父母的;有讲植物的,动物的。有讲玩具和食物的;有讲过去的或现在的事的,有讲坏事和好事的,有讲高兴的事或害怕的事的。歌词结构的短小、重复、内容简明清新、节奏明快轻松、语句连环易记,这是怒族儿歌、童谣的最大特点。如《你的阿爸去哪里》中是这样唱的:“你的阿爸去哪里?我的阿爸去兰坪。去兰坪做什么?去兰坪借锛,借锛做什么?借锛挖猪槽。猪槽做什么?猪槽养肥猪,养猪做什么?养猪娶儿媳。儿媳做什么,儿媳抬磨石……”当我们唱起这样的儿歌时。要么眼前浮现出许多脸蛋花花的、赤着小脚的可爱的小朋友:要么一时间自己又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想起在沟边、树下、秸秆堆里喜戏玩耍的往事。
7.叙事长诗(《创世纪》)
其他种类的歌谣都是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的内容,篇幅较短。而叙事长诗则篇幅恢宏,展示了怒族人民丰富的哲思和智慧。怒族的叙事长诗《创世纪》,即《创世史诗》,以其时空跨度大、结构严谨、颇富哲理等特点而成为经久不衰的佳作,是形象思维走向逻辑思维的成功尝试,是古代怒族社会思想发展水平的一个里程碑。《创世纪》不仅具有艺术的价值,而且还具有历史的、宗教的、道德的和哲学的价值。可惜怒族先民创造而流传到今日的长诗己寥寥无几,即使是能够搜集到的长诗也是残缺不全的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永久的憾事。
三、研究总结
经历了整整一年的怒族民俗文化的研究,我项目组的每一个成员都为怒族璀璨辉煌的民俗文化所折服,也为怒族“仙女节”这一文化遗产的流传与延续感到担忧。我们总结了“仙女节”期间的饮食、服饰、歌谣三个方面的民俗,感受到怒族人民的热情待客、能歌善舞及豪爽奔放。同时,也发现了怒族民俗中发生的一些新的变化,如怒族人已经不自己制作漆油了,漆油的提炼有了专业的作坊;还有怒族传统的织布机更加精细化,但懂得这种传统织布技艺的人却越来越少了;怒族传统的交通工具溜索已不再用竹篾制成,而是用更加牢固的金属材料制作。
怒族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一部分,她犹如一颗珍珠,别具一格地展现出了怒族原始古老文化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我们必须不断发扬与继承怒族优秀的民俗文化,也必须不断挖掘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怒族风俗。让怒族珍贵的民俗文化融入到怒族的社会发展中,不断推进怒族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建峰.怒族多元文化互动与性别承载[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1月第28卷.
2.和湍.近十年来国内怒族研究综述[M].保山学院学报,2011.
3.王国祥.怒族研究史略[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
4.国家民委.怒族简史[M].民族出版社,2008.
5.和益波.怒族概况[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
6.杨秀.怒族原生态民歌[M].音乐生活,2008(7).
7.和光益.怒族物质文化生活[M].昆明: 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
8.解鲁云.近年来国内怒族研究综述[M].昆明: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4).
9.福贡县文联主编.福贡县民间故事集成[M].内部资料,2008.
10.杨元吉.怒族传统音乐[M].民族音乐,2006(4).
 
阅读次数:2537
发表评论:
现在有 0 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标    题: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 看不清楚,换个图片
           查看所有评论     
 
 上一篇文章:怒族的重要文献
 下一篇文章:在云南省民族学会怒族学专业委员会
文章搜索
关键字:
天气预报
怒族歌曲-怒族服饰-怒族舞蹈-怒族节日-怒族酒歌-怒族文化-怒族研究-怒族自治县-飞来石-怒族乡-怒语-路怒族-怒族仙女节-怒族图片-哦得得-怒江
copyright © 2007 Nuzuinfo.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怒族人民信息港 ·版权所有
公司地址:怒江州福贡县民族生态园哦得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3988626976  传真: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邮箱: odede@qq.com   滇ICP备08001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