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怒族种植养殖  >>>   失传了的怒族古农作物
失传了的怒族古农作物
本文由 阿弟•杨兴华 发表    来源:怒族人民信息港    2010/8/2 13:14:44  
     很早以前,怒族人就在这怒江大峡谷里繁衍生息,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开发怒江,建设怒江。据怒族老人讲,我们这沟里最早的农作物是荞、汕米及类似于汕米怒苏人说的笼兆。这些作物中,荞为尚等保健食品,它可分为苦荞和甜荞。苦荞可酿制苦荞酒,酒汁色绿或稍黄,味香,饮用时口感比别的粮食酒好,辣度也够劲,另可做成面,均可用凉水或烧开的水搅成糊食用,也可做成苦荞粑粑食用,苦荞酒和苦荞粑粑有一定的清凉解毒作用。甜荞也可做成面,用煮沸的开水搅成糊食用,也可酿制成甜荞酒,却在市场上处于劣势。甜荞米制成的荞米饭,因吞咽性特别好,又有降脂作用,和煮成粥的荞米饭一样是高龄老人及高危病人食用的尚品。而制成的荞米肉拌饭味香可口,是怒族自古以来接待贵宾佳人的美食。汕米的用途也一样,脱其皮后,即可做成杆酒,也可煮成粥和做成粑粑,因糯汕米粘性强,造汕米粑粑大多选糯汕米。那么,笼兆这一作物是怎么回事呢?坦率地说,它无凝更是无工害食品,只是解放后(1949年)出生的人,在大脑中连笼兆这一名词的概念都没有。在民间传唱的《则兆好》一首歌中有“则兆好、笼兆好”的歌词,大多数人都多少会哼几段,但都错唱错听为“弄兆好”(怒语是找牛草)。二OO五年在我下村发动小春生产工作时,和当地老百姓谈到笼兆,有幸揭开了笼罩在笼兆这一作物的面纱,并略有了解了笼兆作物的情况。一位白发苍苍,年迈80的怒族老人跟我说,孩儿们,你们说的弄兆,把农作物笼兆说成了找牛草的弄兆。事实上,应该说成笼兆,这才是我们歌里唱到的笼兆,也是我们古时怒族民间生产的农作物笼兆。“笼”和我们棉谷、老姆登、知子罗、沙瓦等村怒话说的“拉”字同音,“兆”和怒话里的“食”一词同音同意。他还手比手地介绍说,笼兆穗如汕米穗,粗有拇指大(直经约0.8厘米),长约有5、6寸,色灰白,脱其皮后颗粒晶亮,似如白珍珠粒。却今怒江峡谷无一处可寻到笼兆这一农作物了,也没有人更多去留意此古农作物了。老人说的,果真如此。然而,我们峡谷怒苏,虽从原始社会未期一步迈入社会主义社会,属后进民族,但在祖国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发展很快,且随之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先进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我们这个沟的农业。在自然环境恶劣,地理条件极差的峡谷里,农业发展到了可以认为是峡谷现代农业的程度了。笼兆,也许产量低,种植择地性强,发展慢。为此,笼兆作物在峡谷农业发展迅速之时被淘汰。这样,我们现在晓得它的人极少,甚至可以说没有人晓得也是理解的。
    这些年,随着对外开放的力度的加大,不少边民频繁往来于中缅两国,有的相互娶妻嫁女,促成了侨胞、侨眷,关系相当密切。对外开放,边民民间相互往来,给寻找失传了的怒族古农作物带来了很好的机遇。2007年,一位中年怒族男子前往缅甸做小生意时,在缅甸北部克钦邦怒族人居住的村寨中,亲眼目睹了怒江峡谷已销声匿迹失传近百年之久的怒族古老的农作物之一笼兆。这一发现就发展现代农业的角度看是不值得一提,但作为研究怒族的原始农业或了解怒族农业发展历程是具有一定价值和意义的。
阅读次数:11354
发表评论:
现在有 0 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标    题: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 看不清楚,换个图片
           查看所有评论     
 
 上一篇文章:兰坪县江末种养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下一篇文章:走进老姆登茶山
文章搜索
关键字:
天气预报
怒族歌曲-怒族服饰-怒族舞蹈-怒族节日-怒族酒歌-怒族文化-怒族研究-怒族自治县-飞来石-怒族乡-怒语-路怒族-怒族仙女节-怒族图片-哦得得-怒江
copyright © 2007 Nuzuinfo.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怒族人民信息港 ·版权所有
公司地址:怒江州福贡县民族生态园哦得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3988626976  传真: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邮箱: odede@qq.com   滇ICP备08001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