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怒族风情  >>>   贡山怒族及其风俗简介
贡山怒族及其风俗简介
本文由 怒族人民信息港 发表    来源:怒族人民信息港    2008/3/23 21:57:37  

贡山怒族及其风俗简介
彭兆清


    贡山怒族是怒江峡谷最早的土著居民,自称“阿怒”。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民族称谓确定为“怒族”。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怒族聚居地交通极为不便,又远离内地.汉文史料中少见关于怒族的记录。仅清乾隆时期余庆远的《维西见闻录》中有零散记载,但不是很准确。
    贡山怒族主要聚居在丙中洛乡的秋那桶、甲生、丙中洛、双拉和捧当乡的迪麻洛、闪当、永拉嘎等村委会,除此外,茨开镇的丹珠、双拉娃、嘎拉博村委会也有部分怒族居住。
    新中国成立前.贡山怒族社会发展十分缓慢,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虽已确立,但土地占有不集中,阶级分化不明显.保存有较多的原始社会公有制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父系家庭公社的残余现象。土地所有制可分为个体家庭所有制、原始公社制和伙有共耕制三种不同的形式。
    贡山怒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怒语支,无文字。贡山怒语与独龙语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
    新中国成立前,怒族生活极为贫苦,一年之中,绝大部分时间只能吃玉米和杂粮稀饭,在青黄不接的五六月.常需采集各种野菜充饥。常年很少吃油,盐的价格昂贵,贫苦人家淡食的情况很普遍。有的家庭无一口铁锅,用石片烤饼,用石头碾粮食。穷人的衣着也十分简单,大都用麻布、棕皮、兽皮御寒。无被盖。全家只能围坐在火塘边取暖。
    怒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特别是近百年来.深受其它民族的影响。在傈僳族进入之前,怒族社会基本上仍处于父系家族公社发展阶段,土地主要属于家庭公有,由家庭成员共同耕作,按家庭平均分配粮食。十七、十八世纪以来,藏族、白族等其他民族的进入。对怒族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直接或间接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促使怒族的农业生产和
手工业产品交换发生了较大变化。怒族的家庭公社,在奴隶制、封建农奴制等因素影响下,个体家庭已成为怒族社会主要的经济单位。但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在怒族社会生活中,家庭及农村公社的残余仍在不同程度保存着。尽管新中国成立前怒族还主要从事刀耕火种,轮歇耕作的原始粗放农业,土地的所有制仍保存着原始公有、伙有共耕和个体私有三种占有形态,但是家族公有地已不断地被分割,伙有共耕地逐渐为个体家庭所代替,个体私有制日益占主导地位。怒族已普遍使用铁制农具,牛耕地和水田已占耕地面积的70%以上。这些固定的牛耕地及水田,大部分属个体耕作。与此同时,在怒族内部,还出现了土地买卖、典当、租佃、雇佣长短工及高利贷剥削、畜奴等情况。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怒族群众的传统风俗十分尊重,并对他们的生产生活困难给予了极大的扶持、帮助,使怒族人民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l、传统节日
    贡山怒族的主要传统节日为“乃仍节”(也称:“仙女节”),即“鲜花节”。一般在每年农历3月15、16、17日举行.是怒族一年中除“春节”外最隆重的节日。
    “乃仍节”的来历,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统: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阿茸的怒族姑娘,她美丽善良又聪明能干.她织出的七彩腰带美如彩虹;她学蜘蛛织网,发明了溜索,在波浪翻滚、险滩林立的怒江大峡谷上空拉起了第一根篾溜索。从而使江东江西的人们相互来往,人们快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阿茸姑娘的美名到处传扬.也传到了财主的耳朵里。于
是就派人到四处打听阿茸姑娘的行踪。打听到后,财主就派人带着金银财宝去求婚.但遭到了阿茸姑娘的断然拒绝,财主便派家丁去抓阿茸姑娘。可怜的阿茸姑娘东躲西藏.无处逃生,最后躲进深山里的一个山洞里。财主气得暴跳如雷,竞恶毒地让家丁放火烧山.大火烧了九天九夜……有的说阿茸姑娘在山洞中不幸遇难.有的说阿茸姑娘变成青烟飞上了天,变成了月亮女儿,也有的说怒江两岸那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是阿茸姑娘变的.是阿茸姑娘守卫着美丽的家乡和坚贞的爱情,护佑着人们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寨人幸福安康……
    怒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位美丽善良、坚贞不屈、鄙视权贵、热爱家乡的阿茸姑娘,把每年农历3月15、16、17日定为“乃仍节”(仙女节)。时至今日,在这一隆重的传统节日里,除进行一系列的传统祭祀礼仪活动外,还要进行文化娱乐活动、商贸活动,为弘扬民族文化搭建了重要的平台。举行“乃仍节”祭山活动的主要场所有丙中洛乡的“信迥乃仙人洞”、“帕姆乃仙人洞”、“登确乃仙人洞”和捧当乡的“吉木斗仙人洞”。
    2、婚姻
    贡山怒族的婚姻,严格禁止氏族内部通婚。但有姑表婚习俗.即舅舅家的儿子可以娶姑妈家的女儿。寡妇可以改嫁。过去。也实行兄媳弟妻的转婚制,即兄长去世后,其嫂可嫁给小叔。还有男子从妻居的习俗,不受社会舆论的歧视。
    过去,怒族婚姻是由父母包办的,很少有自由恋爱结婚的。但男女婚前社交不受限制。姑娘在订婚时,其父母要请本氏族成员喝酒。姑娘出嫁时,本氏族则有送嫁的义务。男求婚,需备酒十碗、长刀一把、米酒两坛、瓷碗一个送至女方家。结婚时,新娘的亲友将新娘送到男方家,男方家亲友则派人到中途迎娶。.
    天主教传人怒族地区后,教徒的定婚仪式需在教学经神甫主持,尔后在家宴请宾客。
    新中国成立后,怒族的婚姻习俗有了很大改变,如索取女子身价的现象大大减少。许多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到政府登记结婚。
    3、道德
怒族人民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有着传统的美德和良好的社会风气,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道德规范,并以这种规范和道德来约束自己。他们善良、好客,待人诚实、公道,为人耿直、忠厚、坦率。
    怒族人历来尊老爱幼。对待老人和长辈从不指名道姓,而是冠以各种称呼以示尊重。即使是同辈人也不直呼其名。每逢吃肉、饮酒、吃饭均用双手捧送给老人及长辈食用。凡杀猪、杀羊、杀鸡和熬酒,都要把村里的老人和亲属请来共餐,并把最好的脑、肝、肾、舌头和心脏给老人。若老人没有前来赴宴,也要将肉砍出一块,带上几斤酒亲自送到老人家中.以示对老人的孝心和诚意。
    在行路时遇有老人、长辈或生人时,怒族人都会笑脸问好后先让他们走过。自己则让于路上侧.即使遇有同辈人和小孩也会含笑相问。叮嘱一路平安。
    团结互助、和睦相处是怒族人民的一个传统美德.只要捕获猎物的,见者均可分到一份肉.共同享受。如果谁家要修房盖屋,全村人都会不计报酬地前来帮忙,遇有红白喜事也会主动前来帮助。怒族婚姻家庭和睦团结,很少有离婚、不和睦的现象。
    怒族男女青年在择偶时,并不单纯追求外貌美,而是以“男耕女织”、身体、品德和好客、尊老爱幼、厚道和操持家务等为标准。
    怒族人从古到今都严守一条准则:诚实、公道、正直、自食其力,从不坑害和贪占他人劳动成果。即使在路旁、树梢上悬挂的瓜果和堆放在田野上的一堆堆谷物,放野在山头山脚的一群群牛羊以及关养的家畜,谁都不会动用和偷窃。
    怒族人热情好客.善于交结朋友,只要有客人来。都热情地请到家中.以“贵客”相待.用自己酿制的上好酒、“肉拌饭”、“霞拉”等最佳食品来招待客人,如果客人要离开,全家便走出门口,目送客人直到远离为止。
    4、饮食
    贡山怒族主食以包谷为主,兼食稻谷(或旱谷)、荞子、大小麦、天仙米、小米、高粱等,副食品主要有猪、鸡、牛、羊、鱼及猎获的野味,蔬菜主要有青白菜、南瓜、萝卜、芋头、马铃薯、红薯、洋丝瓜、竹笋和各种豆类,还有野生菌、野生植物。佐料有辣子、葱、生姜、
野花椒、蒜等。甜食主要为蜂蜜、蔗糖。水果有甜桔、柿花、黄果、桃、梨、李、芭蕉等。
    贡山怒族一般每天吃两餐.农忙时也有吃三餐的。进餐时全家围在火塘边j将煮好的饭锅置于堂屋中间,各人在碗里盛满便就餐。贡山怒族人民虽然没有很高的烹调技术.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而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其主要有以下几种:
(1)包谷砂稀饭
  包谷砂稀饭是怒族的主食之一。经过特殊加工而制成。
    首先将晒干的包谷籽放在木碓上.加少量水冲去皮,再冲成砂砂,去皮后分别筛出大、中、小粒三种不同的包谷砂。大粒包谷砂用于煮稀饭,在土锅内一次放足水,加上大豆,煮2小时左右,待煮熟后再放上蔬菜或辣子,吃起来昧美香甜,开胃又解渴.若有条件者放人猪脚、排骨或腊肉之类.味道会更加鲜美。
    中粒和小粒包谷砂一般用来煮干饭吃.煮时将包谷砂煮至八成熟后再加水,掺上大米或荞米煮上片刻将水焖干,便成了包谷砂干饭,食用时佐以其他菜,味道十分可口。
   (2)荞米砂饭
    荞米饭是怒族待客主食之,它不仅适合老人和病人食用,还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其加丁方法是将晒干的荞籽放入大锅内,放水煮沸,待荞皮裂开时滤水晒干,然后放到碓里加凉水舂一阵。脱皮后筛去皮,便成了荞米砂。一般掺上包谷砂煮干饭,也有煮成稀饭的。
  (3)咕嘟饭
    “咕嘟饭”一般用包谷面或养面制成。煮时烧开一锅水,舀去一半回锅水.然后将包谷面装入锅内盖上锅盖,等水渗透包谷面时,用小搅板搅拌,再倒入回锅水,焖上片刻,再搅拌,再焖,反复几次,便成了喷香可口的“咕嘟饭”。因在烹饪时有“咕嘟”响声,故称为“咕嘟饭”。
    (4)琵琶肉
    琵琶肉.怒语称“八甘”,也是怒族人民别具风格的食品.吃起来有一股特殊的香味。制作方法是将宰杀后的猪毛刮干净,将整头猪沿正面从嘴部到尾部整齐切开.取出内脏和骨头,在猪体内撒上适量的花椒粉、胡椒粉、草果粉、食盐以及烧酒,然后用针线把刀口缝合起来。在猪耳里塞上两个核桃,鼻孔中插上两根小木棍,存放一个月后取出木棍放掉盐水,待盐水流完后又插上木棍,同时在缝时的针眼上涂少许核桃油,在房头晾干.干后收藏起来,便是一具完美的“八甘”,即“琵琶肉”。储藏半年后,即可食用,两三年不变质.,
(5)‘‘石板粑粑”
    石板粑粑.怒语称“龙不拉果外”,是怒族特有的一种美食.也是怒族同胞用来招待亲朋好友、尊贵客人的美食佳品。贡山怒族居住地区产一种石片,薄如锅盖,火烤不裂。用这种石片烤出的饼子,香甜酥脆,能保持粮食原有味道。这种烤饼的做法是:将石片放在火塘的铁三脚上,把调成稀糊的麦面或荞面均匀地倒满石片。经微火烤熟,即可食用。
    (6)“霞拉”
    “霞拉”是怒族人民喜欢制作的一种菜肴,“霞拉”是怒语,“霞”指肉,“拉”指酒,“霞拉”即“酒焖鸡”。“霞拉”的制作方法是:将收拾干净的鸡肉剁成小块,用酥油或漆油爆炒后加入烧酒(一般一只鸡要加两、三斤酒),盖上锅盖,焖煮一会儿就可食用。这种酒焖鸡,酒味鸡香四溢,颇为鲜美,是滋补身体、强健筋骨和治疗风湿病、妇科病的营养上品和良药,同时也是待客的上好饮料。
    怒族男女善于酿酒。好饮,皆能用土法酿制出香甜可口的包谷酒和杵酒(咕嘟酒),若遇有红白喜事和年节,家家都要酿酒,届时便邀约左邻右舍亲朋友好前来痛饮一番。同时怒族有种植旱烟、吸食辣烟的习惯。竹烟锅和烟袋是随身携带的两件物品,因此.凡在人群密集的地方都是炯雾朦朦,充满着旱烟的辛辣味。
    5、服饰
    贡山怒族妇女着敞襟宽胸袖齐踝的麻布袍,年轻姑娘则另加条围裙。女装的前后摆在接口处辍有方形镶边布.头披一块麻布至颈项。两耳用精制的竹管贯穿。男子穿敞襟宽胸袖长膝的麻布袍,胸系布带或绳子;蓄长发、裹麻布绑腿,赤足,喜佩长刀、箭包、弩弓。
    据《维西见闻录》(乾隆时)记载:贡山的怒族还有“面刺青文.首勒红藤”之俗,这种文面的习俗一直保存到新中国成立初期。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怒族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老年人仍保持自己本民族的特点外,男女青年的衣着多数与汉装相同,仅在节庆日穿着传统民族服装。
    6、民居
    怒族大多居住在半山向阳的坡地上,修建房屋讲究座落方向。一般面向山沟,认为这种方向能兴旺发达,安康幸福。房屋多为木楞房和土墙房、石头顶房(石板房)。
    木楞房:四周用长约6~7米、粗约20厘米的圆木或方匹板横架咬口相衔接,顶部盖石板片或木板(少数也有盖茅草的),侧面设门,主房有2个窗子,中间置火塘.铺地板或竹篾笆,户均2~3间。有三层结构,一般第一层筑土墙或砌石墙,为牧畜厩。第二层住人.铺木板后将木楞架在土墙或石头墙上,底部有柱子支撑,常向相反的侧面设门,设长约40厘米的窗2个。主房中间置火塘,正对火塘的上方(第三层)留一方口作出烟口。第三层在木楞房的梁上(有柱支撑)架有很多直径约15厘米的圆木,圆木上整整齐齐放有破开的木材(长约2米,比一般破碎的柴火稍大一些1,在此上面铺树叶或其它叶子等,然后再放上约5。7寸泥土将其筑平,看去似一块泥地皮,作为晒粮或作贮藏室之用。
    土墙房:这种房屋四周及中间隔墙均为土墙筑成。每户2。3间或更多不等,整体建筑面积较大,每间边长约7~10米不等,第一层为牲畜厩,第二层铺木板住人,房屋面朝一侧设门,主房靠内一侧置火塘,火塘上方靠墙设一台,作贡神或贡祖摆放贡品的地方。设2个边长约80厘米的两开窗,第三层与木楞房相同,均有柱子支撑,顶盖青石板片或木板,这类
房屋冬暖夏凉,最适合住人。
    建盖新房是怒族人民的一件大事。凶此,一户盖新房.全地人都会来帮忙。盖房前,主人家首先备好料子和茅草。到盖房时,全村男女都集中起来帮忙突击盖房。新房落成后,举行建新房仪式“吉木迪姆娃”.主人家以酒肉酬谢来帮忙盖房的人。
    近年来,随着群众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怒族的住宅有了很大变化,逐步改变了过去人畜共居的习惯。同时,独具特色的传统居民建筑风格也得到保留。
    7、民间文学
    怒族同其他民族一样,有自己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其民间文学蕴藏丰富,多姿多彩,有神话、传说(包括动物故事)、故事、诗歌歌谣(包括童话)、寓言以及种类繁多的民间舞蹈和音乐。
    (1)民间故事
    怒族民间故事包括神话传说、龙女故事、孤儿故事、除妖故事、爱情故事、大力士故事、动物故事等等,多为口头流传。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年来经过包括怒族在内的广大怒族文化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和辛勤耕耘,使先辈几千年来流传在民间的故事得到了挖掘和整理,出版发行了《怒族民间故事》,使口头文学变成了书面文学。这些故事情节生动,融伦理性、趣味性为一体,再现了古代怒族人民同大自然和社会邪恶势力斗争的英雄足迹,歌颂了他们创世立业.开拓边疆的聪明才智和美好的情操,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2)民歌(即叙事歌)
    怒族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歌。怒族民歌分为两类:一种是“火塘边坐唱”,一种是结婚歌(或婚礼歌),其它还有唱的诗歌,但为数不多。至今在怒族人民中流行的有《火塘边坐唱》、《结婚歌》或《婚礼歌》、《若登调》,还有带有原始宗教色彩和富有民族特点的古朴的《祭猎神调》、《瘟神歌》和各种祭祀歌等数十种,是怒簇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精品。
    怒族民间文学,都是以口头流传在民间,代代相传。新中国成立前,怒族的文艺受到催残,谈不上什么挖掘和整理。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方针的光辉照耀下,经过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发扬和整理了大量的民歌,在此基础上,还创作了很多歌颂党、歌颂怒族新生活的歌曲。
    (3)舞蹈
    怒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其民族音乐、舞蹈种类繁多,大都反映生产生活特点.有摹拟动物声音形态的动作,有搬迁寻找土地开荒播种和反映男女爱情生活以及打猎等活动的内容。有音乐伴奏的主要有《第一次找土地》、《古战舞》、《双人琵琶舞》、《反弹琵琶舞》、《打猎舞》、《母鸡下蛋》、《摇篮舞》、《乌鸦喝水》、《找野麻布》、《接亲舞》、《婚礼舞》、《祭鬼舞》、《割小米舞》、《交租舞》、《猎神舞》、《怀念舞》、《我看你,你看我》;无音乐伴奏的有《踢踏舞》、《猴子舞》、《洗麻舞》、《扫地舞》等120多种,舞蹈形式为自弹(自吹)自舞的集体舞。舞蹈粗犷敏捷、深刻细腻,旋律刚健、有力,节奏鲜明,具有古朴豪放的风格和浓郁的民族特色。
    近年来,怒族民间舞蹈有了新的发展,先后推出了《斗羊舞》、《双人琵琶舞》、《反弹琵琶舞》、《怒族姑娘》、《蝴蝶舞》等等作品。
    (4)器乐
    怒族器乐种类不多,大多用于娱乐场合演奏,主要有:
  “几味”(即口弦),有一片弦和三片弦两种。“麻葛”是单片弦,弹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住一头,右手拉口弦绳,结合呼出的气和弹的节奏来组成动听的音乐。一片弦包含一个音,即7音。“甘”为三片弦包含三个音,其中有固定音。它们的音程关系是162和512。舞蹈时,舞男舞女一面吹弹,一面舞蹈。口弦声音低沉、悠扬,娓娓动听,是怒族男女常用来倾诉衷情。表达思想感情的音乐语言。
   “独独丽丽亚”(即短笛)。多为舞女使用,是怒族民间常用的古乐器之一。笛长4寸,有4个音孔,也是
一种自娱演奏的乐器。吹孔以蜡代替作为簧片发音.
音色细腻、流畅而优美。  受藏文化的影响。贡山县怒族群众还十分喜欢拉弦子、吹长笛。
      (5)工艺
      怒族以精于纺织而著称,其制品精致、美观而实用。主要工艺品有:
      怒毯:是以特殊花纹构成。纬线为白色.经线分别由红、黄、蓝、白、黑搭配,其间色彩的搭配各有千秋。新中国成立后,用棉线、晴纶线、开司米线等纺织,色彩艳丽,质地更轻柔。怒毯除供自用外.也作为赠品,有的也作为现代家庭陈设品。 怒碗:是一种簸箕形的竹编用具。这种竹器形态象盘子,有略高的小底圈,有顺势沿伸的边口,用本地所产的长竹节的篾片编制。不论大小.均不留接头,篾片大小一致,非常光滑。型号有大小两种,大者约2尺,小者如大碗:大者用于盛粮食,小者盛物。怒族古代进食不用筷,用手抓吃.这种进食方式不需用碗盛饭,可盛在竹器里,由于进食方法的改变.后来碗和竹器分开,现在,这种用竹器编制的怒碗已作为果盘使用。
    羊毛袜子:即将羊毛放在用藤篾做成的小篾箩里,一根一根地抽出来搓,再经过怒族妇女精心钩织编成羊毛袜子,另具风情,是怒族青年爱情、姻缘和家庭和睦的象征。女孩子长到七八岁开始学搓羊毛、织袜子。长到十七八岁便编织出很好的羊毛袜子。
   小篾箩:怒语“小搭弓”。分长方形篾箩和椭圆形两种。这种小篾箩用粗细均匀的藤篾精心编织而成.外面涂上漆,显得光滑、美观。怒族妇女常用小篾箩装麻线团或旋转其他小物件,并经常挎在腰上。
   弩箭:是怒族防身和获取猎物的主要工具。弓背和弓柄用坚实的岩桑树、栗木制成。其做工精细.尺寸准确,弓担光滑,对称均匀,弓弦严密,精细一致,板机灵便,一触即发。弩弓有大小两种,大弓背长约110公分,射程约50米左右。
   8、丧葬习俗
  贡山怒族实行棺葬,人未死不能做棺材。葬时男女都伸肢仰卧。怒族年长的男人死后,鸣牛角号报丧,死者的身份越高,年龄越大,鸣号的次数越多.妇女则不报丧。凡成年人死亡,全村停止劳动.前往死者家中进行吊唁。人死后一般在家停尸一两日即抬出。信奉喇嘛教的怒族群众,也有实行火葬的,请喇嘛念经超度,并在死者坟前立麻布经幡数面。天主教徒死后,请神甫作祈祷,埋葬后垒坟,并在坟上立一个木十字架。
  9、宗教
    贡山怒族信奉的宗教除原始宗教外.还信奉天主教和藏传佛教。原始宗教是怒族先民固有的宗教,天主教是近代西方国家传人的。另外,贡山县的部分怒族因受藏传佛教的影响,有少数信奉藏传佛教(喇嘛教)。
  (1)原始宗教
   贡山怒簇在天主教传人之前,主要信奉本民族的原始自然宗教,崇拜自然,认为万物有灵,凡自然界中的风、雨、日、月、星、辰、山、林、树、岩等都可以成为崇拜的对象,作为各个氏族及村社组织的象征.并留有图腾崇拜的残余。贡山怒族信奉的鬼灵有山鬼、水鬼、路鬼等10多种,认为这些鬼灵随时都可能给人们制造疾病。因此,凡遇到各种疾病,人们就不得不进行祭祀活动,以求鬼灵饶恕。
   神灵则有山神、树神、猎神、水神、庄稼神等10多种。这些神灵随时保佑人们人畜兴旺和吉祥安康。怒族人民上山打猎、开荒或逢年过节时都要给予祭祀,祈求粮食丰收、人畜平安。如祭猎神。以求猎得猎物;祭谷神,以求风调雨顺,庄稼丰收:祭山神。以求猎得猎物;祭谷神,以求风调雨顺,庄稼丰收:祭山神,以求六畜兴旺等等。
   怒族的原始宗教有它固有的祭祀仪式,仪式主要由祭司或巫师(纳姆萨)来完成。“纳姆萨”主要是打卦、治病、驱鬼或打鬼。巫师在怒族社会中仍是劳动者,没有形成固定的职业,所以收入很微薄,但同时也是巫医、巫教的代表者,也是怒族社会中被认为是很有知识的人,是怒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巫师在祭祀前进行卜卦、卜卦的种类主要有手卦、猪卦、鸡卦、竹签卦、刀卦、酒卦、鸡蛋卦、水卦等10余种,根据不同情况而采用不同形式来卜卦。卜卦的结果不同,祭祀的时间、地点、祭品也不一样。
   新中国成立前,怒族祭神祭鬼需大量杀牲.对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破坏,粮食和牲畜耗费很大。怒族人民因此更为贫困。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知识的普及。加上国家对民族地区实行了免费医疗政策,并传播科学知识.怒族人民中相信科学,用药治病的逐渐增多.杀牲祭鬼的活动比过去大大减少。
    贡山怒族除信奉献原始宗教。尊崇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外,还有图腾崇拜的残余。比如.怒族中的一些氏族认为,他们的祖先分别是虎、熊、马鹿、麂子、蜂和李子等动植物,他们就是这些动植物的后代。在怒族人民中,至今还有虎、熊、丰(蜂)和李等以动植物来作姓氏的,这是图腾崇拜的一种表现。对这些图腾崇拜,各个氏族都有自己比较完整的氏族渊源传说和禁忌。    ‘
   (2)天主教
   天主教传人贡山怒族地区后,部分怒族改信了天主教。信仰天主教的怒族主要居住在丙中洛乡秋那桶和捧当乡迪麻洛等村。
   天主教是由法国天主教任安守神甫于清朝光绪十四年(1888年)传人贡山县的,并于1904年在白汉洛修建了可容纳600余人做“弥撒”的教堂。任安守在与喇嘛寺争夺教徒过程中,以施舍等手段拉拢民族头人加入天主教,引起了各族群众的不满,特别是喇嘛教徒的不满。1905年终于爆发了焚烧白汉洛天主教事件,即“白汉洛教案”事件。事件发生后.清朝
政府不仅对各族人民的反抗进行镇压。还向任安守赔银5万两,作为重修教堂的经费,并采用“赏官减银”的办法,任命任安守为清朝三品“道台官员”。在清政府的支持下,从此,天主教在贡山得到了发展。1924年,信徒达600多户、1016人、教堂6所、神甫7人,并归属西康(现属四川省)康定教区管理。
    (3)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喇嘛教)是1773年(清朝乾隆三十八年)由西康省(现四川省)德格八蚌寺(藏语称德格八蚌)杜功建(都拱几)传人贡山县丙中洛的。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步被当地怒族群众所接受。部分怒族也从此改信了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于1825年f清朝道光二十五年),在丙中洛建立一座喇嘛寺(飞来寺),几年后,再建普化寺(藏语称迪庆朗顿林)。随着藏传佛教在丙中洛的传播和发展,一部分藏族人也从西藏、迪庆等地先后搬迁到丙中洛定居下来。藏传佛教的传人,对贡山县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全县共有藏传佛教信教人员2983人,有藏传佛教寺庙一座。活动点3个。
  

阅读次数:4065
发表评论:
现在有 0 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标    题: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 看不清楚,换个图片
           查看所有评论     
 
 上一篇文章:怒族的道德风尚和生活习俗
 下一篇文章:谈谈怒族的石文化
文章搜索
关键字:
天气预报
怒族歌曲-怒族服饰-怒族舞蹈-怒族节日-怒族酒歌-怒族文化-怒族研究-怒族自治县-飞来石-怒族乡-怒语-路怒族-怒族仙女节-怒族图片-哦得得-怒江
copyright © 2007 Nuzuinfo.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怒族人民信息港 ·版权所有
公司地址:怒江州福贡县民族生态园哦得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3988626976  传真: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邮箱: odede@qq.com   滇ICP备08001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