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怒族出版物  >>>   《怒族文化史》代序
《怒族文化史》代序
本文由 怒族人民信息港 发表    来源:怒族人民信息港    2008/3/22 19:50:47  
 

《怒族文化史》代序

亚娜

    世界第一大峡谷至今无人居住,而与其不相仲伯的东方大峡谷——怒江峡谷却养活了数十万人!据有史可考的史料来看,怒族当是创造这一地区文明最早的主人。

    历史上的高黎贡山、碧罗雪山、担当力卡山浓树成荫。为遮天蔽日的原始大森林所覆盖。立体的植物带谱将几座重山峻岭装点得多姿多彩。而这里显著的立体气候类型义如同大山忠实的仆人,千百年

来,不知疲倦地、适时地为大山更衣。这些种类繁多、数量可观的植物为怒族提供了生存的资源,在这样的条件下。采集自然地成了怒族的一种生产方式。与此同时,栖息在原始森林中那繁多的动物群义为怒族的狩猎提供了必备的条件。在漫长的岁月里,怒族先民遇山开道,遇江拉}留架桥,逢岩荡秋,凿木为舟。砍竹为筏……经过数千年的努力,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怒族文化。

    然而,几千年来,由于怒江地处边僻,大山大江在为怒族提供了不绝的生存资源的同时,也成了一副副束缚怒族人民与本民族、周边及内地等各族人民交往的枷锁。长期以来,一直是化外之地。历代统

治者对她的统治都显得鞭长莫及,力不从心。中央政府虽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将怒族地区划归不同的土司管理,但也正是由于交通等因素的制约,使得土司们将怒族地区视为狩猎之所,收贡之地,常常是管

而不理。“改土归流”后,流官们迫于领地的缩小,才开始分出一点点精力来治理这块处女地。直至清末,中央政府才首次派地方官员到怒江处理政务。直到民国开元之后。中央政府才首次在怒地设置县级政府,正式经营。受此制约,汉文史籍中关于怒族的史料寥若晨星。怒江一名,始见于《蛮书》,说明至迟在唐代就有怒人在此居住。(无史载前当有更长的时间)。明代钱古训、李恩聪著的《百夷传》中有“弩人,谓与阿昌等同,居于山巅。”“弩人”即怒族一同才首次在汉文史籍中出现。清道光之《云南通志稿》卷一零六中论及怒族的分布,说:“怒夷不止怒江内。余庆远专就维西言之尔。其他怒夷界最广,凡怒江以西,北接西藏,西南界缅甸盂养陆阻地,东与丽江及大理毗连皆是。”相对而言,明清时期关于怒族的史料稍多,特别是夏瑚之《怒俅边宜详情》对怒族的生境、概况有了大概的描述。但从总体上看,仍不系统,更不够深入。有支离破碎之憾。民国开元后,怒江开始有了档案。这些档案虽少,不足以了解怒族文化的全貌。但它确确实实是研究怒族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官员交替频繁、匪患猖獗等因素使一些档案被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政治运动较多、怒江行政隶属的变更,又使那些少而珍贵的史料丢的丢,毁的毁。这给怒族的研究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也可能由于这些原因,使一些研究者对怒族的研究流于表面,甚至有欠妥之处。如“怒族因怒江而得名”、“怒族的服饰是向××族学来的”等观点均值得商榷。

    如同其他民族一样,翻了身,做了主人的怒族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自己的历史文化。然而,由于上述诸多凶素的制约,在怒族内部至今还未形成研究群体。而怒族的历史文化现正面临着“史随人亡”的危机。古稀老人越来越少,原来精通怒族历史文化的老巫师、头人则更是凤毛麟角。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抢救像怒族这样的民族的历史文化。也正是在这种条件下,云南省民族研究

所的陶天麟同志将其研究重点转向了怒族。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富强,我深信“怒学”在不久的将来是会出现的,也可能成为显学。我们每个怒族儿女都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陶天麟同志于1989年从西南师范大学毕业后就到怒江从事调查研究。神奇的大山、壮美的江河、多姿多彩的文化样式使他产生了强烈的文化震荡。从此,他便对怒江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怒族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悉心于怒江的研究工作。从那时起到现在,他几乎每年都要来怒江进行田野调查。怒江的田野工作是极为艰苦的。爬险山、涉寒水、过溜索、走如钢丝般的藤篾桥。走村串寨,拜名流访百姓,徒

步数日穿过茫茫的原始大森林,自带食宿工具,露宿于一会儿雨、一会儿雪、无雨无雪时又是虫咬蚊叮的热带原始大森林之中……这些成了他田野工作的主要内容。正是因为有了这样长期而艰苦的田野工作及漫长、清苦而孤寂的案头工作,他才能将本书展现于读者面前,其成果是可喜的,更令人敬佩的是他的敬业精神。

    我在读完《怒族文化史》之后,觉得陶天麟同志在写史时。能自觉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治史原则,科学而客观地对怒族文化进行了整理,史论结合。

由于陶天麟同志有着长期的田野工作及其资料积累。对怒族不但有感性认识,也有理性认识,故他的专著能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显示出深厚的基础;其观点正确,思想新颖,资料翔实,内容丰富,体例较新,用词精当。《怒族文化史》是他多年来对怒族问题探索研究的心血结晶。这本书对怒族的生存环境、人口及其分布、历史、文化科技、政治、经济、交通、军事、教育、宗教。语言文字、生活生产、民俗、民族交往等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是目前我所见到的最新论述怒族的一本比较系统而深入的专著。作为怒族的一分子,我怀着期盼的心情,期盼着这本书的出版。并希望他能以此为起点。对怒江和怒江的各民族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写出更多更好的专著,我愿为他再写几个序。同时,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国内外专家来关注怒族,研究怒族,为我们怒族的现代化出谋划策。

    (注:此文系亚娜同志为陶天麟同志所著的《怒族文化史》一书所作的序。)

阅读次数:9303
发表评论:
现在有 0 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标    题: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 看不清楚,换个图片
           查看所有评论     
 
 上一篇文章:部分怒族史料编目
 下一篇文章:《怒江民族语言丛书》序
文章搜索
关键字:
天气预报
怒族歌曲-怒族服饰-怒族舞蹈-怒族节日-怒族酒歌-怒族文化-怒族研究-怒族自治县-飞来石-怒族乡-怒语-路怒族-怒族仙女节-怒族图片-哦得得-怒江
copyright © 2007 Nuzuinfo.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怒族人民信息港 ·版权所有
公司地址:怒江州福贡县民族生态园哦得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3988626976  传真: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邮箱: odede@qq.com   滇ICP备08001414号